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龍興西路龍歸中學前的車道發生地陷有3個月之久,道路至今還有一個大坑,接連發生事故。前晚又有一輛摩托車沖進大坑,致一人受傷。(9月5日《信息時報》)
在這篇報道中,用“龜速”描述維修進展一點也不過分。據了解,3個月前,此處就發生了地陷,施工隊到場搶修,用挖土機把泥土挖起后,就用鐵護欄做了簡單的防護,之后再也沒見施工隊前來施工。用三個月的時間來填個坑修個路,一點也不短,然而,三個月過去了,坑還是那個坑,路還是那段路。接連發生的行人掉坑事件讓人揪心,“沒有引起任何重視”讓百姓寒心。
事實上,這次地陷事件并不是頭一起,前幾年,在我國的其他城市,地陷事件也時常發生,“走路死”、“吃人馬路”成了頻現報端的熱詞。熟悉的馬路成了吞噬市民的陷阱,走在路上的人們上演著“步步驚心”的戲碼。
追溯整個事件,我們可以知道,路面下陷是由于地下污水管損壞導致的,凈水公司一直在搶修處理,大約要15天后才能把路面修復好。看到這,很多人心里不禁打了幾個問號:一直在搶修為什么進展如此之慢?是真的存在維修困難還是因為消極對待?行人掉坑受傷誰來買單?政府為什么不來管一管?
顯然,凈水公司在此次事件中具有不可脫卸的責任:維修、施工進度慢,只是簡單裝了鐵護欄進行防護,沒有考慮到在天黑路窄的情況下,很多人不熟悉路況的人會看不到大坑而掉進去。這一方面反映出凈水公司在對待公共安全問題上態度不端正。另一方面,地下污水管損壞導致路面下陷,可見,凈水公司沒有樹立起防范意識,沒有及時排查污水管道狀況,在路面下陷后才知道管道出了問題。此外,龜速維修也折射出政府監督管理的不到位。白云區建設局和市政等有關部門沒有做好監督工作,沒有做好對凈水公司的敦促工作。
防范于未然,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才是開給市民的一劑安心良藥。凈水公司要提高責任感和安全意識,及時排查管道安全隱患,防止地面塌陷現象發生。而一旦發生地陷,要積極做好路面修復工作。同時,政府部門也要提高對路面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監管,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第一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