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縣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北部,面積294平方公里。2013年總人口33.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62%。
一、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總體目標
以打造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示范區、統籌城鄉發展的引領區和支持大西安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區、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宜業宜居的新城區為總目標,按照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總要求,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
——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9%,累計完成10萬有條件農民進城落戶;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2%,累計完成12萬有條件農民進城落戶。
——城鎮化布局進一步優化。縣城和園區規模科學適度擴大,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土地集約利用率大幅提高,工業、城市、農業三大板塊布局合理,城鎮化布局更趨完善。
——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基礎設施配套科學合理、功能齊全,土地利用更加經濟,生態環境更加優越,城市管理更加科學。
——城鎮化生活宜居宜業。穩步推進教育、醫療衛生、就業服務、養老保險、安全飲水、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明顯得到改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護。
——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推進戶籍制度、土地管理、社會保障、金融、行政管理、生態環境等多項制度改革,新型城鎮化管理機制體制取得重大進展,阻礙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基本消除;推進傳統農村管理模式向社區化管理轉變,社區管理新機制逐步完善。
二、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主要任務
(一)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1.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全面放開縣城城區和建制鎮落戶限制。
2.形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體系,針對失地農民、城邊村農民、有條件農民,建成三種推進模式,有序穩妥促進農村居民進城落戶。
3.構建農業轉移人口在勞動就業、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確保農業轉移人口享受到和城鎮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4.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制定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與居住年限掛鉤辦法,明確政府、企業、個人的成本分擔和支出責任。
(二)建立多元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
1.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強化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基礎設施配套、新型社區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
2.放寬市場準入制度,制定鼓勵民營資本和金融資金共同參與城鎮化建設的激勵政策,推進城鎮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城鎮化融資方式多樣化。
3.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用財政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撬動社會資本投向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新型城鎮化的資金保障。
(三)創新新型城鎮化管理
1.探索新型城鎮化的新型社區管理制度,促進村級管理向社區化管理轉變,形成“低成本運行、高效率管理、便捷化服務”鎮(街辦)管社區新型城鎮化管理模式。
2.加快鎮村綜合改革力度,進一步優化鄉鎮行政區劃,整合各種資源建設特色集鎮。
(四)推進機制體制改革創新
1.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規合一”,實現“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
2.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在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等多方面深化與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合作空間和領域。
3.推進生態環境體系建設,突出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城鎮建設,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建設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4.構建三級便民服務體系,依托社區公共服務中心,構建覆蓋城鄉的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體系。
(五)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
重點推動農業經營產業化、農業功能多元化、農業設施現代化、農業發展科技化、生態環境優良化,構筑集現代農業生產、科技示范、休閑觀光和生態涵養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都市現代農業格局。同時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充分發揮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和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支持“三農”發展的作用,強化農村征信體系建設,鼓勵發展信用貸款,加大金融支農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新型城鎮化發展領導小組,制定關于推進城鎮化建設的目標考核辦法,推動和協調解決城鎮化建設的重大問題。
(二)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宣傳力度,開設專題、專欄,及時報道項目進展情況。
(三)明確目標任務。將試點目標任務細化分解,整合全縣各部門力量,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順利推進。
(四)強化資金保障。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強資金管理,完善調度機制,確保建設資金鏈的正常有序運轉。
(五)加強政策支持。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政策方面的研究,及時制定關于土地、財政、投資、產業、環境等方面的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