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興黃村的棗園北里,是北京市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很多人曾到這里“取經”學習。但是,8月29日,在這個昔日的“明星小區”,多個廚余垃圾桶里扔著球鞋,其他垃圾桶里堆滿果皮等物。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對垃圾不分類的,擬提高處理費標準;對垃圾分類的則可能降低標準。
這個問題頗具普遍性,一些骯臟不堪的垃圾桶本身就是垃圾。我認為,如想成功進行垃圾分類,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的總量。前不久,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介紹,重慶一家廢品公司回收的范圍很廣,別人嫌利潤少不愿回收的碎玻璃、骨頭,甚至一次性塑料杯等等,公司都認真回收。回收時,公司員工上門服務,身穿工作服,佩戴胸卡,既可銀貨兩訖,也能一筆筆記錄在案,日后給居民充值電費。
由于擴大了垃圾回收范圍,居民垃圾回收率達到90%。公司則將“垃圾”作為生產資料,賣給對口的企業。因為有利可圖,現在有些居民上街,像個“拾荒者”,順便把丟棄在路旁的塑料軟管、廢紙盒等帶回家。這么對待垃圾,居民家里剩下的垃圾就很少了。尤其是這么做不用國家掏一毛錢。
類似的回收并非個別。南京有的社區物管公司掛牌成立“廢品銀行”,專門分類回收小區居民的廢棄垃圾,回收的范圍較大,其中包括污染環境的廢電池等,然后依照市場價登記后抵扣物業費。
好的經驗需要分享。北京等其他城市如想順利對垃圾進行分類,可以借鑒好的經驗,想方設法減少垃圾總量,為處理剩余垃圾打下基礎。
此外,北京冬天需要大量燃煤供熱,這點上也不妨像瑞典等國家那樣,選擇熱電一體化的垃圾處理技術。歐盟統計委員會2012年數據顯示,瑞典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僅占1%,36%可得到循環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燒發電供熱為城市460萬戶的供暖需求。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回收到位,垃圾不是成為生產資料,就是成為清潔能源。如此一來,城市對待垃圾分類就不會束手無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