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會議要求,要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破解擇校難題。
高考不僅是一場考試,更是對社會的考驗,關系著個人命運、家庭幸福乃至國家的發展大計。想當初,恢復高考初期,高考升學率雖低,但仍舊讓寒門子弟心懷憧憬,“寒門英杰輩出”是那個時代的溫暖記憶。近年來,國家的轉型發展在繼續,但底層個體命運轉變卻陷入困頓。城鄉教育的不均衡,忽視了雪中送炭的重要性,“寒門難出貴子”成了繞不過去的尷尬。“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正在被固化,“農村學生考上好大學日益艱難”已是社會共識。
社會轉型后逐漸形成利益分化的排斥性體制,教育不公已經貫穿到教育的全過程。盡管近年來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比例有所增長,但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質量跟城市學生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多數農村學生沉淀在高等教育的“中下層”。一般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城鄉發展不均衡,是“高等教育前段”(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投入差異帶來的資源不公平。“超級中學”大多集中于城市,幾乎壟斷該地區的優秀生源和教師。生活在城市的非農戶口學生更容易享用優質教育資源,獲得保送機會、加減分優惠政策和自主招生資格,而農村學生處于明顯劣勢。
重點大學里農村學生比例下降,除了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原因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招生制度中的“城市視角”影響了考試公平。且不說當前戶籍歧視帶來的各省區錄取分數的差異,所謂強調素質教育的高考方案也不利于農村考生的勝出。而自主招生、特長生、保送生等制度盡管拓寬了高校選拔渠道,農村考生卻很難從中“分一杯羹”,因為農村學生獲得課堂之外“補償教育”的機會極其有限。普遍來看,農村學生接受的基礎教育質量遠低于城市學生,在強調分數的競爭中很難取得好的成績,結果只能進二本、三本、高職高專之類的學校,被重點大學錄取比例自然就低。
英雄莫問出處,在成熟的階層社會,知識與個人努力才是人們進入富人階層的最公正的“敲門磚”。國家作出“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的決定,固然能夠“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但這只能是一種手段,而最終目的應該從根本上縮小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均衡教育資源配置。換言之,糾結于城鄉生源比例本身并無助于問題的化解,更要從基礎做起,讓農村孩子能夠和城鎮孩子同樣享有優質教育。此外,還應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高校的扶持力度,讓更多農村孩子在身邊就能找到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政府唯有更加著力促進“教育公平”,使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才能消弭人們的不滿情緒和社會不公。
瑞典著名教育學家胡森認為,就個體而言“平等”有三種含義: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個體的起點,是指每個人都有不受任何限制地開始其學習生涯的機會;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階段,即教育過程中受到平等的對待,即以平等為基礎對待不同人種、民族和社會出身的人;第三,還可以指最后目標,促使學生取得學業成就的機會平等。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目前,高考錄取的政策優惠尚處于缺乏社會公眾統一認可的加分對象的失范局面,損害了嚴肅考試的公平性,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筆者認為,無論是來自教育內部還是外部環境的改觀,如果不能切實扭轉現行的教育體制,不能首先讓農家孩子讀得起書、上得起學、就得了業,“寒門難出貴子”就一日難以消除,科教興國戰略與和諧社會的建設何時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