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DP到綠色GDP,從綠色GDP1.0到2.0,統計的只是生產信息,揭示的只是現實狀況,它可以為決策提供依據,卻替代不了管理決策。發展觀念的變化,說到底需要治理觀念與結構的變化。
中國環境保護部近日表示,已經啟動綠色GDP的研究,這是時隔11年中國再次重啟這一研究。據介紹,今后,中國可能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并從2016年開始選擇部分地區進行試點。
老百姓過去要“金山銀山”現在還要“綠水青山”,過去“盼溫飽”現在還“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還“求生態”。然而,GDP仍然是主流話語體系中具有決定權的參數,關乎政績考核與官員晉升,“地方GDP增長越快,干部升遷越容易”仍有市場。是故,哪怕一些吃“環境紅利”的企業污染風險巨大,因其能撐起政績“顏面”而往往被一些地方政府“另眼看待”。在GDP還無法完全“退市”、犧牲環境做大GDP的模式飽受批判的背景下,將環境成本計入的綠色GDP被寄予厚望——正面激勵與反面倒逼并用,糾正唯GDP觀念,破解環境保護困局,還百姓綠水青山。
回望來時路,綠色GDP研究也曾一路高歌猛進:2005年,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10個省、直轄市啟動了以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調查為內容的綠色GDP試點。2006年9月,由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這份研究報告最終成為“孤本”,至今沒有“續集”,一是技術局限,與傳統的GDP實實在在的客觀數字不同,資源消耗、環境污染損失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將其量化容易引起技術性爭議。同時,移植外來概念,也存在本土化問題。二是歷史背景,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國內大規模經濟刺激和產業促進政策頻密出臺,綠色GDP被淹沒在一片熱潮之中。三是主觀意愿,綠色GDP多半“做減法”,地方GDP被這么一扣,政績就下降了一大截,確實不好看。一時間,“我們有必要計算綠色GDP嗎”、“綠色GDP不符合中國實際”之類的質疑之聲此起彼伏。
重啟綠色GDP研究,從1.0升級成為2.0,沿著未竟之路繼續往下走,其誠可嘉。必須指出的是,“舊版本”在運行中暴露出來的某些問題依然懸而未決,“系統”需要重裝,包括技術系統與組織系統。技術上,綠色GDP核算方法和標準還沒有統一規范,相關統計數據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滿足核算要求,核算過程的監督管理制度、核算結果審核和發布制度等還沒有建立,從學術研究到成文制度之間,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綠色GDP“做減法”已經不容易了,“做加法”——把地方環境系統、生態系統改善,產生的效益加到GDP里——就更難了。
一項重大制度出臺,必須考慮制度成本,而組織成本首當其沖。環境數據的統計與發布,涉及到環保、統計、農業、水利、林業、海洋等諸多部門,誰來負主責?此次由環保部負責重啟綠色GDP研究,而一旦進入實施階段,環保部門能否承擔起這個重任?落到地方,環保部門能否抵擋地方政府的強勢干預?傳統GDP都難以避免計算誤差現象,誰敢擔保綠色GDP不失真?由于存在計算的不確定性,綠色GDP失真風險恐怕難以避免。
從GDP到綠色GDP,從綠色GDP1.0到2.0,統計的只是生產信息,揭示的只是現實狀況,它可以為決策提供依據,卻替代不了管理決策。發展觀念的變化,說到底需要治理觀念與結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