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中山市城管部門對占道經營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引起了眾多網友共鳴。有網友表示,類似的占道經營行為實在擾民。然而,如一位占道經營者所說,“為了生計實在沒辦法”。究竟如何才能兩全?網友各有看法(4月24日《中山日報》)。
擺攤占道的秩序需要人去規范、衛生環境需要人去監管,而這些工作靠商販們的自覺又很難完成。事實上,流動擺攤、占道經營向來是城市頑疾,流動執法很難從根子上解決。說到底,城市管理和底層的利益訴求在一定程度上的對立狀態,決定了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管理問題的復雜性:
一是我們的城市需要維護環境、美化形象,而流動攤販顯然是“不利因素”,一直是讓管理者頭疼的臟亂差典型。二是城市管理者需要通過對商販的約束去體現自身作為,并積極回應“群眾對取締占道經營的呼聲很大”等。三是出于謀取生計,很多商販不得不上街擺攤。四是部分群眾的利益問題,例如商販擋道或亂扔垃圾,無疑會給附近群眾的生活環境造成影響,會造成該處交通擁堵,群眾意見極大。很明顯,如果我們缺少整合這些復雜利益的有效平臺,城市管理問題很容易通過城管執法者與商販的正面沖突表現出來。
基于此,筆者以為,要想在城市環境與公民生計上實現二者兼顧,對待流動攤販就有必要堅持疏堵結合。堵的方面,就是要對那些嚴重影響市民出行、擾亂城市秩序尤其是不聽勸導的黑店,進行堅決打擊。疏的方面,可以在非主干道劃定擺攤點。一來可讓“打游擊”的大排檔成為正規軍,可以讓流動攤販停下來安心做生意,不用提心吊膽地怕城管過來,這種做法本質上尊重和保護了民生;二來通過疏導把城區的所有流動攤販引導過來,有利于集中管理,進而讓城區的環境得以大大改善,公共利益得到維護。
談及城市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不僅要考慮具體的執法思路或執法方式的改善,更要考慮一個城市宏觀民本理念的構建和貫徹。一個城市既需要表面上的文明、有序、衛生,更需要以尊重、關心和改善民生的姿態讓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感覺到溫暖、和諧,它需要決策層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關懷底層群體的生計問題。只有促使公共利益與民生底線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共識,流動擺攤、占道經營這個城市頑疾才能實現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