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思鄉情結,這種情結叫做魂牽夢縈,叫葉落歸根。說他們不愿回家鄉定居,那是假話,是生活的逼迫和無奈,讓他們走進了城市,就無法回頭?;丶亦l定居,能和父母長期居住在一起,享受到親情,這種天倫之樂的享受誰會不愿意?再說他們的親朋好友也都在那塊故土,其實,故鄉是他們充滿向往的地方。
可向往歸向往,現實總讓他們很尷尬。一個人不管到哪里,首先是以生存為基點,如果在一個地方不能讓他們生存下去,感到了生存的壓力,顯然就會選擇逃離。他們選擇城市,是因為在城市要比在鄉村生活得好些。在城里打工的收入遠遠高于在農村種田,一個人種10畝田,一年的純收入不會超過2000元錢,只相當于他們打工一個月的工資??糠N田那點收入很難養活他們,他們早已適應了都市的消費,少了父輩那種節省,要他們過父輩粗茶淡飯的日子,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他們從小就離開了農村,成為與父輩相區別的城里人,其思維方式以城市為坐標,對農村完全陌生,但如果農村的收入高于城市,且消費方便,又有多少人愿在城市漂泊?假如他們的家鄉是華西村,還有人不愿回鄉定居嗎?
的確,他們和城市孩子一樣被嬌慣,沒有父輩的吃苦忍耐精神,看不上低收入的體力活,又沒有機會找到高收入工作。這是他們在城市中的一種尷尬,至今也難以融入城市,至今還受到歧視。但他們依然留戀于城市,無疑是因為在城里打工比在家鄉種田強得多。新生代農民工雖然在城市也感受到“高房價”、“戶籍歧視”,但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相對公平性,卻讓他們感到了歸屬感與安全感。夢想、尊嚴、自由……這些都是新生代農民工渴望的。
不愿回鄉定居,還因為鄉村的敗落。不說鄉村一成不變,沒有發展,但幾十年來變化不大是可以說的,有的村莊還在敗落,甚至在消失。農村最根本的東西沒有變,主要是農民的命運沒有改變,他們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沒有改變,幾乎還被排斥在社會體制之外。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在資源分配上不僅側重于城市,使得農村長期缺乏發展要素,土地價格剪刀差、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勞動力價格剪刀差,也使農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長期的“剪刀差”把農村剪得十分貧窮。報道還說,新生代農民工中,16—25歲的41.4%沒有承包地、36.4%沒有宅基地;25—30歲的35.4%沒有承包地、33%沒有宅基地。沒有宅基地就沒有建房的屋基,也就是沒有定居的條件,他們還能回鄉定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