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14時06分,“北京西-重慶”的K589/K590組列車在順利完成第30個年頭的首次旅程后折返“大本營”石家莊。這組北京鐵路局下轄的首趟入川列車,見證著川渝地區30年的社會變遷。
K589/K590組列車所在車隊黨總支書記王希輝說,該趟列車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第一波民工潮背景下開通的。1978年后,被市場經濟鼓舞的農民紛紛從大山里走出來,地少人多的川渝地區成為最早一批農民工進城的輸出省份。而彼時,四川往來北京的列車僅有重慶鐵路局下轄的兩趟車,遠不能滿足急速涌出的客流需求。
這趟當時叫直快189/190次的綠皮列車,1981年10月正式開通運行,從京廣線到鄭州向西轉隴海線,過焦柳線上的襄陽站向西走襄渝線直至重慶。“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運行長達915.6公里的襄渝線上,列車橫穿武當、白云山,跨漢江、將軍河,歷經萬源、紫陽等當時的國家級貧困縣,最后直抵大巴山區腹地。
“當年入川不到一個月,車廂就出現嚴重超員,每天運送的旅客數以萬計。農民兄弟穿著全是補丁的褂子,背著竹筐,拎著被卷,攜家老小外出北上。行李架上有人,座席靠背坐人,座席3人位子坐四五個人,座席下面趴著人,就連廁所也擠滿人。”在列車上服役30年的老乘務員芮成本回憶說。
火車搭載著無數農村家庭的夢想駛向城市。開飯店、經商、學手藝,淘到第一桶金的川籍農民工或慢慢扎根城市,或攜帶技術、資金回鄉創業,成為最早的農民企業家。
30年時光流轉,當年28歲的芮成本如今已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他親歷這趟“農民工列車”的種種“變臉”。歷經數次更名、多次提速,189/190次列車成了K589/590次列車,綠皮車也改頭換面成了紅色全封閉空調車,近50個小時的行程已縮短至30個小時。
盡管入川路線依舊,但所到之處原來成片成片的土坯屋,如今已是廣廈林立。“記得當年火車路過能看到的最高建筑是重慶枇杷山公園,如今到處都是高樓。”芮成本感慨良多。
票價便宜、站點多的K589/590列車,依舊運輸千萬農民工去往城市,只是“當年的補丁褂子現在成了新潮的衣服,小背簍換成了拉桿箱。以前的乘客都是挺40多個小時不吃飯,拿水壺到茶水間接水喝,現在年輕的孩子們已經習慣在車上買盒飯,喝啤酒和礦泉水。”
目前,僅北京鐵路局轄下通往重慶的列車已增設到5對,西南地區與外界交流再無阻隔。新生代“農民工”回家也坐起動車、飛機,當年列車超員“盛況”不再。
王希輝覺得,這對列車就像中國社會的一處縮影,而其旅途也恰似急劇變化的中國社會。(黃芳 呂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