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來席卷全國的“搶人大戰”,說明各地開始真正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是對以往“重物輕人”型城市發展觀念的調整。
長期來看,人才爭奪戰引發的“鯰魚效應”會倒逼各地重視人才,有利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但從近期來看,要警惕“搶人大戰”的負面溢出效應,對地方引才引智進行規范和引導,并對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配置進行有度的宏觀調控。
一是簡單粗放地引人政策波及房地產市場,抵消國家房地產調控成效。過于寬松的落戶政策,也給購房者甚至炒房者帶來了便利,實際上變相給本地房地產調控松綁,“搶人大戰”在部分城市變成了“搶房大戰”,推動了本地房價上漲,住建部近期已約談了12個城市。
二是政策過于同質化,出現引才引智的零效益。目前各大城市發布的政策大都包含著簡化落戶手續、提供補貼、對創業者提供資金補助等條件,補貼期結束后,如果相關城市沒有產生長久持續競爭力,可能會導致人才“逃回北上廣”的等回流現象。
三是政策頻繁“打補丁”,誘發政府的信任危機,給地方城市打上了“朝令夕改”的“不靠譜”烙印。尤其是相當多不符合最終政策要求的先來者,卻已經拿到了準遷證,這種人為造成的政策不連續、不嚴肅、不公平境況,后續政策即便調整也無法彌補。
四是“搶人大戰”滋生“戶口空掛”問題,增加城市社會治理難度,易誘發包括“高考移民”在內的一系列敏感問題。無論是人在戶不在,還是戶在人不在,“戶口空掛”對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資源的規劃、配置、使用等方面都會造成誤導性錯配。
五是“搶人大戰”滋生“政策綁架”問題,降低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的有效性。東北振興、西部開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一些發達地區以引才引智為借口,挖走不少欠發達省份的高端人才,造成一些地區“失血嚴重”。
人才作為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其配置應該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通過構筑“引、育、用、留”并重的引才聚才格局,使市場機制更加有效、微觀主體更加有活力。
一是既要因城施策,更要精準引進。不能陷入落戶人數多寡的政績比拼之中。
二是既要積極而為,更要量力而行。要避免人口短期急劇涌入,使城市超載,出現因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務短缺而帶來的“新人”與“老人”群體性社會矛盾激化問題。要長期留住人才,地方出臺和承諾的政策,必須具有嚴格的可執行性和延續性,不能朝令夕改。引才引智的層次和規模更要考慮地方的財政負擔,防止出現地方財力透支。
三是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積極為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不斷優化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增強城市的歸屬感、親近感。
四是既要做大增量,更要盤活存量。城市發展最終還是要靠本地人才來長期支撐,相比給予“新人”的優惠政策,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更體現在如何對待“舊人”上,不可招來“女婿”氣走“兒”。要常態化對本地人才進行摸底與儲備,加強對本地人才的教育和培養,科學評價和“同才同待遇”使用本地人才。
五是既要服務本地,也更保障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需求。
?。ㄗ髡撸褐袊暧^經濟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譚永生,助理研究員 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