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網購狂歡節,天貓、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又賺了個盆滿缽滿,銷售額又創歷史紀錄。但是,究竟農村電商分羹幾何,農民網購多少,卻不那么樂觀。在一些偏遠的農村,莫說是“雙十一”,農民甚至少有聽聞“電商”,更多的人只知道:用電不安全就會“電傷”!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已經滲透到農業產業鏈全過程,逐漸改變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將極大改變農村商業模式。一方面讓農民購物更加方便快捷,豐富購物選擇;另一方面,促進當地農產品銷往城市、外地,豐富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隨著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通道的建立,電子商務將進一步帶動鄉村旅游、農村醫療和金融服務等市場。
發展農村電商,首先是要對農民朋友進行互聯網知識的培訓和意識的熏陶提高。互聯網在邊遠農村是半知半解的事物,電商還是新事物。提高農民的互聯網意識,提高農民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不僅是提高農民掌握現代科技信息的需要,更是讓農民實現消費共享、經濟共享和發展共享的需要。
其次,基礎設施建設要完善。加強農村寬帶、公路等設施建設,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推動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同時,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農業、郵政等各部門及電商、快遞等各相關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基礎設施網絡。
最后,需要聯動的協同作戰。實現農村電商的健康發展,就要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郵政、快遞等各類資本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實施“快遞向下、向西工程”,支持第三方平臺創新和拓展涉農電商業務;培育農村電商服務企業,支持組建區域性農村電商協會等行業組織,成立專業服務機構,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咨詢、培訓、技術支持、網店建設、品牌培育、營銷推廣、物流解決、代理運營等專業化服務。
農村電商的核心優勢就在于政府的“有形”之手,大力扶持并愿意為電商信譽“背書”,這等于是給農產品安全質量上了保險。農村電商要搞起來,靠農戶自己肯定不行,光靠政府吆喝作用也不大,最重要的是打通農戶、專業合作社、網店協會、網商、平臺、消費者之間的障礙。發展農村電商,許多農村都走進了誤區,重視線上渠道,而忽視了線下管理和服務。應在每個村建立一個村級服務站,讓農村居民在村內實現購物、售物、繳費等一站式辦理。農村電商更要本土化,跟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找到最適合當地發展的模式。城鄉電商齊步走,共發展,共分享,才是電商發展的終極追求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