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財政部、人社部和國家衛計委16日對外公布了關于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說明,顯示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0439億元,年末滾存結余51635億元。決算報告顯示,盡管過去一年全國社保基金支出未超出收入,總支出33681億元,但17.2%的支出增幅明顯高于12.4%的收入增幅,支出壓力不容忽視。
社保基金,是一塊大蛋糕。就現在結余超過5萬億元的現狀來看,這個大蛋糕已然做到了足夠大,非常誘人。顯然,所有為這塊蛋糕的積累貢獻出力量的納稅人與參保人,都渴望從這塊大蛋糕中分得自己的那一塊。
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以及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社保支出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近幾年以來,關于社保基金尤其是養老金虧空的傳言,從來沒有停止過。即便支出仍然遠遠小于收入,即便僅僅是支出的增幅超過了收入的增幅,也會認為是壓力增大。從理論上講,在現收現支的社保制度下,社保制度自然有責任未雨綢繆,為將來應對各種社會問題準備好充足的資金。
然而,社保基金支出大于收入的壓力,或者說出現虧空的壓力固然存在,但在全國社保的整體水平并不高而社保蛋糕已然足夠大的當下,最大的問題仍然在于讓現在結存的超過5萬億的社保基金更好地發揮它應有的效力,而遠遠不是只為未來擔憂。并且,眾所周知的是,任何一項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最基本的原則應該是,做到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結余。如果僅僅因為忌憚未來老齡化社會而自行在當下空想出“福利陷阱”的情況來,就更有些不合時宜了。
尤其是對于社保中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失業保險來講,更不應該通過積累出一個可觀的數字而獲得安全感。醫療、工傷以及失業保險,確實存在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卻與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能不能應對老齡化社會沒有多少非常直接的關系。比如,據相關統計數據,現在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余8000億元左右。這個華麗的數字背后,卻是我國醫療保險整體報銷率過低、部分病種尤其是一些怪病病種以及一些高價藥品無法列入報銷目錄等問題。
常識仍然要重申,社保里的錢,是所有投保人的集體貢獻,不是行政部門的金庫,因此,這里面的錢不是越多越好,數據不是越華麗越有面子,不是錢越多越有安全感,相反,如何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保福利,才能夠體現我國社保制度的公平本質,也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而這樣的“可持續”才真正具有社會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