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到2014年,50歲以上農民工在總量中的比例達17.1%,人數已超過4600萬。辛勞了半輩子的第一代農民工,現在又面臨著養老問題的考驗:養家養到何時,才敢“退休”?他們中超過八成沒有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干到干不動為止”成為絕大多數第一代農民工現實又無奈的選擇。 (8月4日《人民日報》)
伴隨著新生代農民工的漸次登場,第一代農民工也逐漸面臨著返鄉、養老等現實問題。農民工“超齡打工”的背后,實質上是城鄉差距下一種無奈的生存理性——和農村相比,城市里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也能夠更好地實現家庭的經濟功能,改變農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生態。“干到干不動為止”的艱辛與悲情,只不過是農民工社會保障缺失、勞動權益保護短缺和養老資本匱乏的產物。
在勞動力市場中,農民工由于戶籍、身份、學歷、信息渠道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都從事建筑、制造業等行業, 經濟收入微薄;能夠拿到高工資的少數農民工,往往都是具有一技之長的熟練工人或者從事高強度、高風險系數的特殊工種。大多數農民工收入并不高,卻要承擔修建房屋、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等沉重壓力;即使在外打工多年,許多農民工并沒有多少積蓄。
人口紅利帶來的勞動力供求關系失衡,以及農民工權益保護的制度善意在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讓農民工承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工傷頻發、養老保險缺失、有效救治滯后的權利困境,讓農民工“老有所依”難以夢想照進現實。而在鄉村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下,第一代農民工即使帶著身體傷痛返鄉,也會淪為空巢老人,難以得到子女及時、有效的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在一個習慣用財富來衡量一段生活好壞的時代里,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缺乏物質基礎的養老生活注定是缺乏安全和品質的。在經濟因素不斷嵌入日常生活的當下,返鄉農民工購買商品、人情往來、看病就醫都需要“花老本”。正是基于這樣的計算,農民工即使硬撐也要堅持“干到干不動為止”。
在城市和鄉村間游走了數十年之后,不管第一代農民工是否愿意,歲月都會無情地將他們推上返鄉之路。作為城鄉二元結構的邊緣群體,農民工養老則處于一種進退維谷的尬尷境地——城市拒絕農民工養老,鄉村難以承載農民工養老,農民工養老成為一個社會治理的難題。
讓農民工“老有所養”,離不開“制度補血”。不論是健全新農合等社會保障制度,還是促進農民工返鄉再就業和創業,抑或推動居家養老向社區養老轉變,只有多方合力,返鄉農民工的養老困境才有破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