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轉民營”帶來的一個問題是,能不能平衡公益與經濟利益的關系,因為養老必須突出公益色彩,這是社會的發現到現在,應該也能夠做到的。
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就《北京市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實施辦法》、《北京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及評估管理辦法》等進行解讀:本市215家公辦養老機構,將逐步轉為民營的養老院,或者全部實施公辦民營,或者一部分區域或功能比如餐飲等服務轉為民營,這一改革是為了應對養老人數逐年增多的現實。
從本月開始,這215家公辦養老機構,將逐步通過社會招投標和品牌機構連鎖運營兩種方式,引入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服務機構、社會組織開展運營,交由社會專業力量來承接。
養老的市場化是個趨勢,非此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但是“公立轉民營”帶來的一個問題是,能不能平衡公益與經濟利益的關系,因為養老必須突出公益色彩,這是社會的發現到現在,應該也能夠做到的。
隨著社會向經濟社會的轉型,人們習慣將過去的公益和福利雙重屬性的養老制度,視為計劃經濟的產物。現在,整個社會市場化了,養老也似乎要產業化。事實上,即便在發達國家和地區,養老業也不走完全市場化的路徑。譬如,美國的養老業就分為營利性的和非營利性的兩類,前者大多為私人公司所辦,后者主要由教會興辦,政府則給予部分補貼,目的就是照顧到普通的甚至是相對貧困的人群。作為后來者,如果我們把社會養老問題純粹推向市場,甚至變成可以贏利的產業,不僅有失公益屬性,也不符合國際通用做法。
中國醫療改革之所以舉步維艱,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醫院失去了應有的公益性本質,在市場脅迫下成了贏利工具,這是導致醫療行業在各個環節上,制度失靈和監管失靈的關鍵,在解決養老問題時,就必須借鑒醫療這個前車之鑒,使之保存足夠的公益色彩。
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發展狀態,可以通過孩子和老人的生活來體現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繁榮社會的標志。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有實力在養老甚至醫療這樣的關鍵民生中,體現公益性、福利性。這之中,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潤,但必須堅守公益這個最基礎顏色,之前,各個公立養老院爆滿的原因,就是因為公益、福利是其主旨,在民間資本和民營管理進入之后,要嚴格監管,一旦因為唯利是圖而使老人受罪,就必須令其退出這一行業,非此,不僅老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證,養老產業也不可能成為健康發展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