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位于魯西北、冀東南,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面積1.03萬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56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7.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0.7%。
一、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總體目標
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4.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9.7%;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7%。約30萬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完成,約50萬農村居住點居民享受基本均質的公共服務,同時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健全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2015年前,20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建立穩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2017年前,40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務及時覆蓋新進城人員。2020年前,70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同質全覆蓋。
——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2015年前,編制完成全市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規劃,制定實施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爭取省級發債資金向本市傾斜,建立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項基金。2017年前,多類新型融資試點穩步實施,社會資本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占30%以上,還款能力進一步提高。
——優化行政管理體制。優化中心城區市轄區規模和結構,將符合條件的縣有序改市。市縣兩級權力清單、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印發實施,社會組織承擔社區服務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自選動作探索創新。建設好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2015年前,規模化經營流轉土地比重提高到30%以上,新型經營主體較2013年增長30%以上。2017年前,規模化經營流轉土地比重達到50%左右。推進全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建設,2015年前,職業院校年培訓40萬人次以上;2017年前,實驗區全面建成。推進科技金融融合創新,積極推進德州科技金融商務區建設,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2015年、2017年、2020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50%、55%以上。
二、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主要任務
(一)圍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換,全面解決人的問題
1.確保農民合法權益。盡快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保障農民財產權益。發展土地適度經營,穩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2.增強農民就業能力。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同步發展產業園區,吸納農民實現就業多元化,增強融入城市的能力。
3.推進公共服務全覆蓋。推行城鄉戶口統一登記制度,推動實現社會保障城鄉居民有序銜接,推行教育衛生服務同質化,實行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培訓制度,強化住房保障,努力實現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4.合理分擔市民化成本。在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公共服務保障工程和農民工培訓補助、提高省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補助比例、職業教育發展扶持等方面給予傾斜。
(二)著眼城鎮化建設資金需求,著力解決錢的問題
1.科學謀劃城鎮建設。重點推進人口向中心城區和縣城聚集,承載約90%的城鎮人口。增強城鎮服務功能,努力做好交通、供暖、供水、供氣、學校、醫院等設施配套,增強吸納力和承載力。
2.周密謀劃錢怎么來。科學測算資金需求,編制完成融資規劃并分解到年度。爭取省級發債資金向本市傾斜,充分尋求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積極探索PPP模式。爭取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投資支持。
(三)致力減少層級、公開運行,實現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1.優化城鎮治理體制。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優化市轄區規模和結構,將符合條件的縣有序改市,適時推動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2.制定印發市縣政府權力清單。
3.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管理。
(四)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1.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引導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
2.加快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健全農技綜合服務體系,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節水農業。
(五)自選動作探索創新
1.創建全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依托職業院校群體規模優勢,提升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
2.爭取創建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高標準打造科技金融商務區和應用技術研究院。
3.扎實推進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人文城市建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發揮德州市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統籌協調推進試點工作。成立德州市新型城鎮化專家委員會,提供咨詢指導。
(二)健全工作機制。建立領導小組半年例會制度,堅持定期對上匯報溝通和對下督導考核機制。加強理論研究,圍繞土地、投融資、生態環境等重大課題,形成一批理論研究成果。突出輿論引導,系統宣傳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決策和舉措,營造良好氛圍。
(三)強化資金保障。設立全市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項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按照基礎設施融資規劃,每年足額計提償債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