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爆料稱“大理古城城管被指打背包客”,引發關注。10月2日,大理市古城保護管理局通報稱,該局在對人民路中段攤位經營行為進行日常巡查中,發現有攤主違法占用安全通道,多次規勸無效后,依法依規對其物品進行暫扣取證,攤主情緒激動與執法人員發生肢體沖突。目前,大理市古城保護管理局已對不文明執法的當事人作出停職處理。(10月3日中國網)
一直以來,城管總是能以自己的“拳頭”打出一片天地,繼而激發無限槽點,慘遭“毒手”的人著實不少,其中有老人、有學生、有孕婦……讓人眼鏡大跌不說,也引發公眾對城管這個原本職業的深深憂慮。如今,正值國慶佳節,又爆出“城管大打背包客”,事件看點不僅在于城管本身,事后的官方通報更是值得玩味許久。
通報稱,古城保護管理局發現有一位攤主違法占用學校安全通道,先后三次對擺攤業主進行了規勸。22時,在第四次規勸無效后,依法依規對其物品進行暫扣取證。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城管的苦口婆心,“多次規勸”、“依法暫扣”,專業詞匯運用起來得心應手,也就是說,如此合情合理合法,如此按規矩辦事的城管何錯之有?
那么,錯在誰?當然是錯在攤主,再來看官方通報,在“依法依規對其物品進行暫扣取證后,過程中攤主情緒激動,與執法人員發生肢體沖突。”言外之意就是說城管是按章辦事,若不是攤主壓不住性子“情緒激動”,就根本不會動起手來。不過,隨著后續發展,一連串的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是執法無錯,為什么又指出“不文明”?為什么又做出“停職處理”?前言不搭后語究竟是在忽悠誰?
其實,事情的緣由并不難推敲,一開始,城管方面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原本以為事情會不了了之,哪曉得眾多“前科”面前公眾不依不饒,為了息事寧人,又做出了讓涉事城管停職的決定。看到“停職”兩個字,更讓人一頭霧水,何謂停職?停職是指暫時停止其履行的職務,接受調查或者審查,從嚴格意義上講,停職檢查還不算處分,還屬于檢查階段,怎么處分,是檢查之后的事,也就是說,官方先給公眾一個搪塞,安撫情緒,后調查又稱城管并無不妥,打人城管等風頭一過,依舊出來“笑春風”了。
回顧一例例城管打人的事件,其中不僅有個別城管的囂張跋扈,更少不了事后官方“捂蓋子”的推波助瀾,也就是說,要從根本上讓城管的“拳頭”不再出籠,一方面要加大城管隊員的思想教育管理,嚴把“入口關”,提升城管自身素質;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城管部門的考核力度,完善評優、績效等管理機制,并著力加大懲處力度,對涉事著嚴肅處理,同時對包庇、縱容者狠狠問責。如此,方能讓城市管理隊伍回歸理性化、有序化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