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志敏,天福園有機農莊主。高級國際商務師,通多種語言,到訪過歐、美、亞、非四大洲幾十個國家。她是有機農業的實踐、有機農業文化的倡導者,提出“有機農業,耕農田,耕心田”。
對于天福園有機菜,記者早有耳聞。在一個秋日的上午,記者一行有幸走進位于北京良鄉江村國家級農業綜合項目開發區的天福園,這是一個與外部隔離的封閉式農莊,不禁讓人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初見有機農莊主張志敏,我們不免有些詫異,由于常年在土地里勞作,她的皮膚黝黑、身材瘦弱、一副農村婦女的模樣。但她的經歷卻讓人感動——沒有政府撥款、沒有企業贊助、沒有科研經費,沒有特殊的政策,張志敏用自己的積蓄苦心經營著有機農業。在聆聽她訴說一個農民對養育民族的使命和情懷時,我們被她思想的力量深深折服了。
傳奇:高級國際商務師去務農
作為天福園的創建者,張志敏是高級國際商務師,通曉法、英、西等多種語言,到訪過歐、美、亞、非四大洲幾十個國家。她的經歷頗為傳奇:大學畢業到國家機關工作,她成了令人羨慕的國家干部;后來到駐外使領館工作,她成了外交官;再后來從機關到企業,她在中糧集團從事農產品國際貿易二十余年,并簽訂中國開放農產品市場第一單,促成中國順利加入WTO。2000年她投身于有機農業,開始興建天福園。
張志敏不是學農的,她所受的高等教育是國際貿易,緣何與有機農業結緣?原來在從事糧油食品國際貿易的20余年里,張志敏已經對農業和食品加工業有所了解,認識到一個民族重視農業的程度反映這個民族的文明程度。開始搞農業后,她學習古今中外的有機農業知識并用之于指導實踐,經過不斷探索實踐,不僅建成了一個農莊,而且還建立了一整套多種種植多種養殖相結合的生產體系,使天福園成為一個各種自然營養物質循環利用的自我滋養的生態系統、一個真正的有機農莊。
屈指算來,天福園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張志敏是名副其實的有機農業的耕耘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用在張志敏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之前為了對自己的身體和健康負責,我才做有機農業,如今已經責無旁貸了?!睆堉久粽f,在中糧集團工作期間,她吃到有農藥殘留的食物就吐。因為擔心自己是過敏體質被人岐視,她不對別人說,還像工作狂一樣地干活,她一年要簽訂超一兩千萬美元的單。在高負荷的緊張工作狀態下,本來從小就體弱多病的她,身體每況愈下。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連獲得選擇食物的權利都沒有,沒有自己的健康食物就是一種痛苦,給公司當一個掙錢的機器也沒有意義。她深感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萌生了辦有機農莊的夢想,要為自己尋找健康的食物。
有人說是上帝造就了她的體質,讓她做一個先知。在上世紀90年代初做食品國際貿易,張志敏的生活很優越。她卻突然投身于當時在中國根本少人問津的有機農業,而且一做就是十余年,很多人認為她是另類,不務正業,因為那時沒有人明白她在做什么,誰又曾想到她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叵胪拢瑥堉久粼飨铝诵乃岬臏I水:“我完全是做了一件冒險的事。我回家去看看兒子,在樓下碰見老同事、老鄰居,跟人打招呼,他們都躲著我?!闭f起在農莊的生活,張志敏說作為農莊主,她每天親自在農田干活,而且比農民干得還多。為了不讓農民覺得有壓力或是有被監督的感覺,她不能和農民一塊干活?!澳菚r候真的特別孤獨,感覺自己生活在荒漠之中?!钡钱斔氲胶芏噢r民不用農藥化肥已經不會種地了,她有了一種使命感:堅守有機農業,為農民走出一條道來!
直到2005年我國才頒布有機食品標準,2008年奧運會讓大家對有機農業有了認識,僅僅被少數人關心的有機食品成了一個時尚詞匯?,F在,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有機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時尚。
張志敏毅然寫下“有機農業耕農田耕心田”。她說:“如果心田不耕,農田不會耕?!泵鎸ψ穯?,她毫不避諱:“我的農莊最近一兩年才實現盈虧平衡。一個有機農莊必須要有十年的培育期。”可以想像得到,這十多年她的孤軍奮戰和對有機農業的執著。
尷尬:獻身農業卻不是農民
外界在評價張志敏時說她是回歸鄉土、與自然合作、用真身耕耘、光大中華文明智慧的新農民。對此,張志敏不置可否:“從我決定投身農業的那一刻,我已把自己變為農民。務農十多年了,我仍不能自稱為農民,也沒有人承認我是農民?!?/span>
有時候,張志敏也會反問自己:我每天在農田里和被稱為農民的人一起干同樣的活,所不同的是我要干更多的活。在農田里干了更多活的人,應該比農民還農民,我怎么不能是農民?那些不愿務農、從未務農、不愿被稱為農民的人仍然被稱為農民,為什么我在農村實實在在務農十多年仍然不能是農民呢?我不是農民是什么呢?
“作為在農村務農的非村民,比村民經受更多的風霜雪雨,外表已經變得很農民了,走在街上已經可以收獲到不少勢利眼鄙夷的目光了,作為在農村生活十多年的農人,我不知道為什么村籍大于國籍,在異國居住十年可以獲得國籍,在一個村莊生活十年不能獲得村籍?!边@讓張志敏很糾結。
14年了,張志敏仍然不能戴上農民的桂冠,因為城鄉二元戶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那些被稱為并被允許自稱為農民的人都有農村戶口、都有與生俱來的宅基地、都有免費耕種的土地等等農村出生地特權。而張志敏沒有這些特權所以不能是農民。
她不無感慨:“人的身份總是隨著人所從事的職業的改變而改變。但是對于農民來說,情況卻有所不同。很多農民早已不再務農,有的在建筑業里干了十年甚至二十年,早已成為建筑工人,有的在制造業里打工多年,早已成為制造業工人,但是,他們被稱為農民工?!?/span>
她認為,要解決農民問題首先應該確定什么是農民,持有“農業戶口”不一定是農民。確定了什么是農民,才能把農民解放出來。農民是一種職業,并不是出生在農村就能、或必須生而農民,農民需要具有一定的農業專業知識、農業技能。農業也需要建立職稱評定機制,使農業從業人員獲得社會認可和尊重。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下,農村很多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婦女、兒童和老人被留在農村。張志敏認為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她引用古人的話說“一夫不耕,民有饑者”:一個信息源自“夫”字,農民是男人,而不應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男”人是“田力”,要讓中國農民成長為強壯有力的男人;另一個信息是農民對民生負有責任,一夫不耕,民有饑者。只有農民成長了,才能負起責任。
她呼吁解放農民:“要把中國農民從輕農思想中解放出來,從病態現狀中解放出來。我們的農民氣血兩虧、營養不良,需要輸血,需要營養,需要新生力量。”
境界:面對土地的君子
美國《心靈修復》的作家稱張志敏是“面對土地的君子”。對于土地,張志敏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她說,“壤”字由提土旁、一個“衣” 字、兩個“口”字、一個“井”字和一橫組成。提土旁:壤是經耕作的土地?!耙隆弊质怯缮舷聝刹糠纸M成,表明土壤中并不能直接生長出衣服來、提供不同的制衣原料,暗藏的衣字還可以引申出其他生活必需品。兩個“口”:一個指人類的口,另一個指其他生物動物的口。壤給人類和其他生物動物提供食糧,人類耕作土地離不開其他生物動物的參與;人類與其他生物動物共生存。“井”是源泉,表明壤是衣食之源,“井”字還使人聯想到水,壤不能沒有水?!獧M線:這條橫線形象地勾畫出壤的特征,壤只是薄薄的土層;這一橫在“井”字之下,表明壤是有保水功能的薄薄的土層,水土流失,就不再是壤;井下一橫,意味著壤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衣食之源,需要人不斷地、妥當地耕作。土壤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只要人類不斷而妥當地耕作,土壤必會持續地并恰如其分地滋養人類。有機農業就是一種妥當的耕作方式,不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且一方人養一方水土。她始終堅信:“只要我們善待土地,就可以過有尊嚴的生活?!?/span>
在天福園我們看到,農莊的四分之一屬于涵養區,任憑大自然唱著主旋律,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茂密得像原始森林一樣,還有各種各樣的昆蟲自我繁衍。農莊盡量不筑硬化地面,擔心生態被破壞和妨礙土地呼吸。農莊與外界隔離的是一堵墻。張志敏說:“在農莊考慮了很多元素,我之所以建這個墻,是因為外邊污染太厲害了,我沒法天天去說服別人,我只能先把我自己這一塊做好。”此番話頗有點“窮則獨善其身”的意味。用張志敏的話說“污染的土地需要時間的修復。過去30多年化學農業實踐得出的結果可能是出乎人們的意料的,不是任何人故意的,但是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誠心誠意地與大自然合作,也許不需要30年那么久,大自然就可以自己修復。”
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化肥、農藥逐漸在中國推廣開來。在近30多年化肥、農藥每畝的施用量增加了10倍之多。作為有機農業的踐行者,張志敏在天福園的土地已有十余年不施化肥、不用化學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她說:“化肥像鴉片一樣毒害著土壤,土壤越來越依賴化肥,長此以往,終究有一天土壤會因中毒太深而喪失生命力,到那時,即使施再多的化肥也長不出莊稼,就回天無力了。同時,隨著害蟲對某些農藥的抗藥性的增加,殺蟲劑的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殺蟲劑、除草劑中的致癌物質不僅危害現代人的健康,還會在土壤及水源中殘留很多年并影響到后代人的健康。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燦爛的農業文明在上千年的重仕輕農的文化中保留下來的不多的傳承在現行化學農業的沖擊下消失殆盡;采用現行化學農業方式耕種,原本肥沃的東北黑土地在化肥的毒害下夭折了,而中國人口迅速增加無疑給中國人的糧食安全提出了一個難題。”
“大自然是有作為的。”張志敏認為,一時的產量的高低不應該作為決定采用何種生產模式的主要標準?;瘜W生產模式產量高只是一時的,不但沒有可持續發展性,而且對環境、對人類健康有害。有機農業的產量低也是一時的,在實行有機農業耕作的初期,因土壤中毒沒有痊愈、土壤肥力沒有恢復,產量會低一些,只要堅持下去,有機農業一定會產出好品質、好收成。
天福園按照“物種多樣化,種植、養殖生態化”的理念,種植有十多種果樹、觀賞兼藥用植物,間作或輪作多種農作物(特別是豆科植物),采取尊重生命自由的散養方式飼養適量的并適于本地飼養的家禽、家畜,并配有魚塘。多樣化的農作物、植物不僅有利于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抑制病蟲害,還為養殖畜禽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養殖畜禽既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肥料,又可以利用畜禽殺菌、除蟲、除草。如今,在天福園內,多種種養結合的生產體系已經形成,并實現了系統內營養物質的循環。天福園的有機農業發展改善了土壤,一些消失多年的植物種類在天福園的土壤里恢復生長。
近幾年,關于張志敏和她的天福園故事正在被人們口口相傳。天福園被譽為國內首家建立自養生態系統的農莊、國內首家同時獲得養殖業和種植業雙重認證的農莊,多次被中國日報、德、英、法、意等媒體報道,是國內外生態農業人士來京欲訪之地。張志敏說:“天福園是靠一個人。只要政府制定政策,天福園模式是可以復制,很多地方的土地也能改造成最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