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經歷從“鄉村中國”向“城市中國”的轉變,突然涌入城市的新移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道路,如何和社會建立關系,成為轉型中必要的思考。
廉思課題組耗時六年,經由大量社會調查完成的藍皮書則是這樣一種思考的延伸。書中用大量翔實的數據,對“蟻族”、“新生代農民工”、“新生代白領”等青年群體進行了研究分析。譬如從生產、消費、教育、話語權、精神文化、政治參與六個方面分析了城市新移民崛起的形態和特征。書中還放進了很多城市新移民的經歷和故事,從微觀角度呈現了城市新移民給中國帶來的改變。本文節選的是作者對典型“蟻族”武先生的訪談。
被北京戶籍誘引到公司
初見武先生,高瘦、皮膚黝黑,有種典型的晉中漢子的特征。多年的醫藥學專業學習和研究,使得武先生言談舉止中透露著某種特有的理智和冷靜。只是當我說出自己的感覺時,武先生微微地笑笑:“我也被忽悠過。”
武先生家在晉西北農村,村里祖祖輩輩認為去大城市才是真正有本事,而作為大城市的代表,北京在山西農村中的被推崇度不言而喻。2006年,武先生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藥學專業,畢業后在河北一家藥檢所工作過兩年。“當時工資不高,2000元左右,但在當地來看已經不錯了。”“本科畢業時也有機會來北京工作的,但是覺得本科水平留京壓力很大。”工作兩年后,伴隨著自己和父輩的夢想,他再一次通過努力考取山東大學的研究生,實現了人生的又一跨越。
“由于山大醫學專業比較厲害,加之我的干細胞研究方向有優勢,因此我的工作是比較好找的。我2011年6月畢業,2010年12月就簽了工作”,其間拒絕了好多的公司,甚至包括中科院的OFFER,最終選擇了一家小私營企業——某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問及原因,武先生說:“當時老總說可能幫忙解決北京戶口,這樣買房買車就比較容易了。”但直到現在成為公司主管,北京戶籍仍然遙不可及,“我被老總忽悠了,畢竟私營企業名額很少”,武先生苦笑。
努力工作,省吃儉用為買房
“剛來公司時壓力很大,經常失眠,這都是為了好好表現爭取升職,獲得比較好的工資待遇。”現在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現已經成為3個人的主管。“我們老總看重學術,因此在這方面下的功夫很多。老總在北京關系深厚,希望得到老總的賞識和扶持,這樣在北京立足就方便多了”。因此,雖然公司實行雙休制度,每天有八小時左右的工作時間,但周末或者晚上,武先生經常在公司加班至九十點才回住處。“我喜歡安靜,辦公室條件也不錯,我經常自己晚上或周末加班”。武先生皮膚暗淡,剛30歲就有了白頭發,一看就是那種整天在電腦前工作和經常加班的人。為了加快資本積累速度,早日買房,武先生還做一些兼職研究工作,“像寫些文章發表等和本專業有關的一些東西,需要賺錢啊”,武先生笑笑。
武先生是名牌大學研究生學歷,熱門專業,加之最近又升為公司主管,但月薪只有6000元左右。為了實現自己的“房子夢”,他每月的花銷只有1500元。“我住的是公司的公寓,350元一月,一個70平方米的兩居室,里面有五個人,最多時有八個人,典型的蟻族啊。”“里面沒有暖氣,只有用煤氣自己燒。”“安不安全呢?”我問道,“不安全也沒辦法,帶暖氣的就貴得多,現在自己還年輕,可以多吃些苦,畢竟只是一個人”。
至于自己的娛樂,“我加班比較多,來了一年半也基本不出去逛,每天加班回去后,玩一個小時的游戲,看看NBA”,這是武先生全部的娛樂生活。武先生的確是籃球迷,他還向我提起當天美國籃球賽的結果,“西部戰勝了東部,可惜沒有看直播”。如此忙累,省吃儉用,武先生目的非常清晰,“攢著錢吧,盡力在北京定居買房,實在不行就去太原買房”。太原是武先生家鄉的省會,也是他待了四年學習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他的另一半在那里。“將來總得在一起,房子在哪兒家就在那里!”“我女朋友在山西省人民醫院當護士,每個月三千多吧,在太原可以了”。“如果有可能就將她接來北京,讓她在這工作。我問過一些朋友,我女朋友來北京的話也可以在這里的醫院當護士,只是錢不多,同樣的錢在太原和在北京是不一樣的”。武先生一臉無奈和糾結。
北京印象——圍城內外
武先生有個弟弟,現已結婚,在老家一個國企里當一個科長。“他結婚時,去了兩三百人,大部分是其單位的同事,因為是領導嘛”(笑)。對于弟弟,他是羨慕的,“他雖然一個月三四千元錢,差不多是我的一半,但一個月就可以買一平方米房子。而我在北京呢,連一平方米廁所都買不到”(苦笑)。“他在單位幾年就混成了科長,我大伯家一個堂兄在里面十五年了還是一個副科長,是他手下,地方缺人才啊,像我這種人回去生活也會不錯的,但是不愿意回去。”
“我對北京的感受是里面機會多、條件好,在山西農村,人們一聽你在北京工作,就會以為你是很有本事的,畢竟是帝都啊。”其實弟弟也是羨慕他的,“弟弟并未來過北京,一聽我的工資以為我是了不起的,其實也就這樣吧,這也就是圍城吧”,武先生感慨道,“北京的房價太高,出行比較困難。我來北京一年半了,基本沒怎么出去玩過。對北京的印象也就這些”。而對于北京戶籍,雖然十分渴望得到,但他也表示出一定的理解,“畢竟是國際化大城市,總要有所限制,要不限制北京人口早就撐爆了”。
“關于國家對于我們的優惠政策,忙得顧不上。平時我上網也比較多,看一些時政、軍事和體育新聞”,關于最近的熱點——房姐、表叔問題,武先生表示出了一種特異的冷靜和理性,“這是必然現象,當官的、有權的大多這樣”。
而對于國家出臺的對大學畢業生的一些優惠政策,武先生表示“我知道這是有的,但忙得顧不上,同時也感覺離自己比較遠,真正的優惠政策到不了自己就被別人用了”。而當被問及他最希望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時,武先生又想起了自己的買房夢,“希望政府多出臺一些類似兩限房的措施,能解決我們的住房問題,到時我們才真正是北京人”。
未來打算:糾結中留在北京
武先生說計劃今年結婚,“因為已經30歲了,弟弟已經結婚了,還有孩子了。我這個年齡,要是在山西老家,孩子都很大了”。當我對武先生今年打算結婚進行祝賀時,他并未流露出應有的幸福,反而出乎意料地說了一句“結了婚壓力就更大了,如果在北京買不了房,那我會在北京,我媳婦會在太原,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我想真正在北京立足,什么才算立足呢?有個自己的窩,有北京戶口,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我現在跳槽出去,我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但現在的機會不錯(已經得到老板的賞識和重用,剛被提為三個人的主管),我想抓住機會自己單獨接個項目,這樣將來不管在現在的公司還是自己干都是一個機遇”。對于他的未來,武先生保持了他一貫的理智清醒,“對于未來,我既不樂觀,也不擔心”。“本科曾有機會來北京工作,但當時覺得自己的壓力太大。現在(獲得山東大學的研究生學歷以后)有點信心了,但房價更貴了。”談及長遠打算,武先生說今后兩三年,都不準備離開北京。“買房任重道遠啊”。
“我們這個專業方向的讀個博士對自己的發展會更好,畢竟是做技術的,這很有必要”。武先生流露出對讀博的強烈興趣,“但我讀博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不能脫產,得照樣賺著錢,那這樣就得期望老板幫忙了”。對于讀博,武先生顯然設想了好多次,“到時做出一些東西時,人們會說這是武博士做出來的,而不是武碩士做出來的”。說完,武先生大笑起來。
武先生的月收入是“蟻族”中比較高的,職位也是如此。但相對于自己的學歷、經歷和努力程度來說,北京對他似乎又是不公的。也許正是由于深知自己的處境,武先生有個買房夢,渴望真正成為一個北京人。處于尷尬的中間位置,他更知道不進則退的道理,因此他加倍地努力工作,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上升的通道,擠進穩定的北京人行列,以此來安慰父母,給媳婦幸福穩定的生活,給他的后代一個北京孩子的正常生活。這些對于一個城市居民來說,再正常不過了,不過對于武先生來說卻任重道遠,因為現在的一個月工資“不吃不喝,連衛生間都買不了一平方米”。他的努力加班、他的省吃儉用、他的很少娛樂,都是為了一個買房夢。
根深蒂固的晉東南農民的大城市情結、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對天道酬勤的堅信和對北京的期望,這些都是促使武先生決定留在北京、定居北京的因素。深訪中,他談及對弟弟的羨慕以及弟弟對他的羨慕,讓我不禁想起了圍城內外的人。“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互視一笑,或許每個人有每個人獨自的夢想、獨自的奮斗和獨自的選擇。
每年都有很多年輕人懷著北京夢來到北京,也有很多人出于各種原因離開北京。人來人往,人往人來,這就形成了一個城市的人口流動。不同的是,來的人大多帶著夢想和希望,希望命運在這里轉彎;而走的人大多帶著傷感和遺憾,伴著對社會厚黑和難闖的感觸。或許北京注定應成為一個充滿高昂斗志和夢想的地方,全國各地無數的青年以他們的斗志將北京的奮發向上的面貌渲染得無可復加,而當他們離開北京時卻意氣不再、夢想不再,選擇在其他的地方療傷或者消沉地待下去。20多歲青年的經歷和機遇,是多么的重要,需要我們多么仔細地關注和安排啊。北京是首都,如果北京夢不再,中國夢將如何存在呢?
正因武先生的冷靜和理智,我在聽到他被老板的戶籍允諾所忽悠時,顯得格外震驚。仔細一想,不是因為他失去了一貫的理智和清醒,而是自己太渴望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北京人。而像武先生這種有毅力、肯吃苦的人在“蟻族”中為數不少。這些人不居高位、沒有高的收入、高智商、高素質、有較高的目標和期望,他們如果通過艱辛的努力獲得上升通道,也不會炫富,肯定不會有暴發戶的虛偽奢侈。這是中國最該關注的一個階層,現實中這些人的夢想卻每每被打碎。他們承擔了最不成比例的收入和工作量,他們是北京最早開始一天工作的一批高學歷的人,也是最晚回去休息的一批人。北京應呵護“蟻族”的夢想,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因為這是對他們的感恩和回報,這是中國夢的需要,這也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在移民聚居地,到處都是公寓,但哪里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