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在公布的“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提到的擁堵費引發熱議。在9月7日召開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傳出消息:國家級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即將公布,包括擁堵費在內的多項分解任務將在全國范圍內施行,排污費也有可能施行。
碎片化和吹風式的消息,迅速被民眾解讀為“擁堵費細則將在全國實施”。不過,消息被迅速證偽,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副主任丁焰接受采訪時表示,即將要出臺的是國家層面的“空氣行動計劃”(俗稱大氣“國十條”),其中并沒有任何關于交通擁堵費的描述或解釋。
誤讀的背后,有著信息不對稱的土壤。自《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發布之后,征收交通擁堵費一直觸動公眾神經,媒體對征收時間表窮追不舍,而官方卻對此三緘其口。北京擬征收擁堵費,其他城市會不會效仿?收費焦慮下,信息不透明,極易觸碰到公眾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最終,這種收費焦慮在陰差陽錯的誤讀中,由區域化向全國范圍的廣域擴散。從網絡民意來看,關于擁堵費的討論,幾乎成為民生領域最為火熱的話題。民眾紛紛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政策設計者:收費了,路就暢通了嗎?空氣就能變好嗎?甚至還有輿論質疑“擁堵費全面實施”很可能好心辦壞事,成為職能部門懶政甚至斂財的工具。
探究擁堵費被混讀背后的公眾心理土壤,是很有必要的命題。因為這種焦慮心理的背后,有著日漸深厚的社會土壤。除了真相缺乏、信息不透明不對稱造成的話語失衡,更多的是,職能部門某些慣常的行政思維和管理路徑,很容易讓身處焦慮中的民眾產生誤讀和誤解。
“以罰代管”、“以征代管”的行政思維范式下,民眾幾乎是要“聞費色變”了。無論是底層執行還是頂層設計,不少時候都能看到讓公民為公共管理缺陷交費埋單的魅影。就拿交通治堵來說吧,城市道路擁堵的實質,是日益增長的汽車保有量與道路資源稀缺的矛盾,以及由此產生的路權不平等。也許,道路資源的拓展存在局限,但并非只有收費治堵這么一個路徑。收取擁堵費也好,車牌拍賣也好,本質上是實現不平等路權上的相對公平。
這種不得已的權利讓渡,應該有著強制補償的性質的,但是收取的這些費用會用到哪里呢,公共交通和環境質量會否因此得到改善呢?會不會像社會撫養費一樣,成為“糊涂賬”呢?某種意義上,收費焦慮的形成,并不是反對收費,而是憂慮收費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產生食利自肥等諸多影響社會公平的問題。從現實環境來看,不少行政收費最終都收得不明不白,不但無法達成收費治理的初衷,甚至很可能淪為斂財的手段。
各城市的交通狀況有所不同,“擁堵費全國實施”顯然是不現實的。但為什么還是引發廣泛誤讀呢?甚至還借一個幾乎無關此事的政策來發散和醞釀?常識和理性斷裂的背后,難免有著公眾受收費焦慮困擾的影子。而要避免這種誤讀和混讀,除了信息公開透明和話語對稱,還應該改變政府行政動輒收費治理的管理思維和模式。在收費模式之下,民眾內心的收費焦慮勢必郁積成疾。
空穴來風、牛頭馬嘴的“擁堵費全國實施”,背后是信息的擁堵,也是收費思維下公共管理模式制造的堵心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