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萬元案值、117家涉案企業、12個省市銷售網絡——上周庭審結束的江蘇特大制販“溝油案”,再次激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焦慮。最令人憂心的是,這家涉案的油脂廠編織的“地溝油”產銷網絡,網住的主要是農村居民——該案中,大部分“地溝油”都被不法分子銷售到了郊區、城鄉接合部和廣大農村地區。
從新聞中可知,這家表面合法的油脂廠,一直在用雞、鴨、豬、牛、狐貍的皮毛提煉“地溝油”,然后貼上“合格證”,再利用小城市和鄉鎮的產品展覽會打入農村市場。這些原本只能用于工業用途的油品,被冒充成色拉油等食用油,出售給了農民和郊低收入群體。
“地溝油”瞄準農村市場,直接導致農村地區成為劣質油品的重災區。檢索媒體報道可知,在以往查獲的廣西、浙江、黑龍江等地的制售“地溝油”案件中,這種現象也有體現。比如,在西部某鄉鎮有農民為趕時髦買來嘗鮮的“色拉油”,竟是經過黑商家精心煉制的廢油;而在東部某農村,屠宰場肥料熬制的廢油也農民被端上了餐桌。
“地溝油”流向農村地區,一方面是因為農民們購買力有限,往往難以拒絕低價傾銷的“地溝油”;另一個原因是,農村地區信息閉塞,農民缺少識別“地溝油”的常識,這使得他們更容易成為“地溝油”的受害者。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當前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比較薄弱,檢驗檢測水平落后,管理不規范甚至交回扣就能入市,這更使得農村市場成為了假冒偽劣產品的集散地。黑作坊生產的有害食品行銷農貿市場,城市里過期變質的零副食品流向農村市場,與“地溝油”攻陷農民的餐桌,背后有同樣的原因。
農村都淪陷了,城市還遠嗎?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面對農村居民遭受的災難,城市居民當然無法獨善其身。城市居民或許知道如何辨別超市售賣的油品,或許能夠不厭其煩地審視餐桌上的菜肴,并盡可能拒絕一切臟亂差的館子。但是,當他們在郊區吃一頓“農家樂”的時候,他們很可能就在與“地溝油”親密接觸。從這個意義上講,管不住地“地溝油”,將擊碎人們在飲食上返璞歸真的夢想。
因此,應對“地溝油”問題,除了要扎牢城市食品安全監管的籬笆,更要補上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漏洞。無論是出于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的需求,還是為了保證城鄉融合的品質,整治農村商品市場生產秩序已經迫在眉睫。
“地溝油”毒害農村消費者,還引出了兩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其一,在城鄉二元時代形成的“重城市輕農村”的決策思維,是否應當及時扭轉?諸多現實都證明,在這種思維下形成的以城市利益為導向的食品安全等各類監管機制,理應隨著新形勢新問題的出現而有所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新城市化進程。
其二,建立工業反哺農業的渠道,能否先從食品安全方面做起?在完善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外送渠道的同時,應當完善工業品和有品質的零副食品進入農村市場的商貿物流體系,在提高農民消費水平的同時,讓農民也能切實提高消費質量。這恐怕也是拉動內需的題中之義。
“地溝油”大案牽出的,不僅是農村食品安全之痛,更有農村商品市場秩序混亂之憂。在城鄉二元體制日益成為歷史、城鄉融合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或許更要解答這樣一個問題——沒有健康的農村,未來我們的城市還能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