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是多少農民工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象牙塔之門開始向年輕的農民工們敞開,知識力量成為他們人生新的“變量”。這個變化,為個體發展帶來新希望,也將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創造新契機。
“培訓很貴,不培訓更貴”,這是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的經營之道。這樣來看,對勞動者進行教育培訓,實在是“一本多利”的“買賣”:可以讓農民工提升能力素質,使企業獲得優質人力資源,可以助力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特別是平民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在社會學家看來,學校是使人從社會底層向社會上層流動的“電梯”,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社會管理者也深刻認識到,沒有教育機會均等,就談不上社會公平。
當前,我國的農民工總數已達2.42億,新生代農民工接近1億。僅以廣東論,在粵務工的“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約2000萬人。“拉著拉桿箱進城”的新生代農民工,與他們“扛著蛇皮袋進城”的父輩相比,放下了“鄉土夢”,懷揣著“城市夢”,他們希望融入城市生活,成為“新市民”。因此,在參加過技能培訓的新生代農民工僅占30%的現實面前,在他們面臨的“回不了村、進不了城”的窘境面前,在報名網站“塞車”、報名電話打爆的需求面前,“圓夢計劃”的推出,不僅為農民工個人提供了成長新平臺,更是為整個農民工群體的全面發展、向上流動展現了新的可能。
其實,在社會轉型期,“上升”的焦慮和需求,一直激蕩于變革進程。從30多年前“潘曉來信”中“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迷惘,到3年前“羅煉出走”發出的“終生役役而不見成功”的無奈;從今天徘徊于城市各個角落的“蟻族”、“北漂”,到“拼爹就業”、“蘿卜招聘”引發的“階層固化”憂思,不斷提醒人們,在一個流動性加劇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更加需要為奮斗者提供公平的舞臺,為夢想者提供抵達的路徑,實現“人人皆有可能”的包容性發展。
盡管剛剛開始,但廣東的“農民工高考”已引起教育部和各地的關注,更多的“圓夢計劃”正在醞釀,給社會管理者帶來啟示:面對流動時代的“上升焦慮”,需要在社會管理中彰顯“圓夢思維”,創新管理思路,整合社會資源,開辟更多上升通道,把人們的期盼、社會的需求變為一個又一個扎實的“圓夢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