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十年的中國夢——順德北滘的再城市化》 人民出版社
近日,由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城市化研究所創作完成的《未來三十年的中國夢——順德北滘的再城市化》一書終于面世了。初讀此書,感觸良多,愿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對今后中國城市化議題的持續關注和思考,也期待與創作團隊進行更為深入的溝通探討。應該說,此書雖不是那種遵循嚴格學術范式的鴻篇巨制,但卻是一本保持鮮活實踐底色的生動讀本。筆者認為,無論是研究咨詢團隊還是地方基層政府,從一開始,誰也沒有駕馭和引領“城市化”這一宏大話語的企圖,但在雙方長期的接觸合作中、尤其是對現實問題的解答和回應中,卻觸碰到了當下和今后中國城市化過程的某些關鍵環節。至少書中提及的幾個有價值的話題,為我們審視城市化提供了新的維度。
城市發展不等于城市化
近年來,尤其是“十一五”期間,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外,全國其他大中城市和地方政府也都無一例外的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城市建設,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營城運動”。城市規模在瞬時間向周邊蔓延,道路、地鐵等大量公共基礎設施正在加速興建,房地產業成為不少城市最搶眼和給力的行業,各種在建和規劃中的高樓大廈也越來越多??傊@些可能是“城市化”這一概念給人們最為直觀的具象表達。但這還僅僅不夠,或者說上述這些并不是“城市化”的本意,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將上述現象稱為“城市發展”,而對“城市化”的深層本義理解是農業人口脫離農業生產、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在城市定居和工作,從而完成市民化的過程??梢姡鞘谢^程雖然不能完全脫離“物”的生產和積累過程,但更重要的是“人”的角色轉變和提升過程。所以,既然是對“人”而言,這就注定了城市化必然是一個復雜的經濟、社會、環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公共政策加以引導和保障?!皢未蛞弧薄ⅰ耙娢锊灰娙恕钡某鞘谢瞧婧筒怀浞值模覀兯吹降膬H僅是“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
本書雖然對順德北滘通過“工業設計”撬動產業轉型提升和開啟再城市化探索投入了不少筆墨,但在字里行間卻有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感覺“工業設計”充其量只是北滘從工業重鎮轉向魅力小城的藥引子,背后是以既有“物”又包括“人”的全面系統改革探索作為支撐的。因此,本書對于北滘在總部經濟、環境提升、新城區規劃、社會建設等其他領域的實踐經驗也作了較為充分的闡述,有個這些工作的積累和配合,看似“無中生有”的工業設計才可能順理成章的落地發展。新產業聚集新人群,新人群帶動新需求,新老群體共建新城市,可見,城市化不是孤立的一兩個事件,而是一個系統的鏈條,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決不是“拆平房蓋高樓”這么簡單的邏輯和行為。
城市化不意味著“去鄉村化”
城市漫無邊際的蔓延不可避免地會侵蝕原本田園牧歌、守望相助的鄉村,這到底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還是發展理念的偏差?一直以來,城市化給人太強烈的“去鄉村化”的意向了,尤其在空間形態上,不少人可能會錯誤地認為,哪天我們生活的空間完全變成高樓林立的鬧市區,城市化就完成了;哪天鄉鎮的建制取消改為街道、居委會了,城市化就完成了;哪天農民的戶籍變成“非農業”,城市化就完成了。但在本書中,我們發現,北滘的“魅力小城”建設卻走了一條“城鄉共進、統籌發展”的道路,在重點推進新城區、廣東工業設計城建設的同時,也展開了諸如“美化家園”、“環境提升”、“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等促進城鄉同步發展進步的重要行動。
順德北滘的實踐給我們的啟示在于:城市化的道路選擇不是唯一的貪大圖全的“大城市”方向,要尊重地方的傳統和現實,因地制宜,采取差異化的發展策略。書中記述了北滘的“美化家園”工程,通過對鄉村環境的整治,現代服務功能的植入、村民興趣活動的組織,北滘的鄉村并沒有因為城市的滋長蔓延而衰落,反而煥發了新的生機活力。這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城與鄉的關系:城與鄉之間不應該是簡單的此消彼長的過程,我們不僅要在價值觀上將兩者平等看待,更應在實踐中使他們達到“和諧共生、和而不同”狀態。
城市化需要異質性的共生
美國著名城市社會學家沃斯將“異質性”作為大都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實是在強調社會結構的豐富性和社會群體的多元化。這種分析視角使我們對城市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物質層面轉向“人”的層面。那么,城市化似乎可以看成社會結構從簡單到豐富、社會群體從單一到多元的過程。改革開放三十年,東部沿海地區形成的諸多類似北滘的專業鎮(街)之所以還沒有哪個發育成一座真正意義的城市,除了產業結構、城市景觀面貌等因素外,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結構的相對簡單,換言之,異質性的欠缺。這些專業鎮,由于無一例外都是第二產業主導的鄉村工業化地區,這樣的產業結構就決定了當地必然聚集了大量同質化的產業工人群體,而這些外來藍領工人與本地社會基本處于一種不接茬的狀態,缺少接觸和介入的方式和渠道。
“廣東工業設計城”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為北滘這個工業重鎮植入了一個多元化的場域,它對于本地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產業提升方面,還在于對原有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態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恐怕也是本書著重強化對廣東工業設計城來龍去脈和內部細節描寫的深層次原因。盡管在字里行間,我們也能體察到不同群體、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的激蕩碰撞甚至摩擦沖突,但諸如“引鳳筑巢”、“設計師沙龍”、“同天愛心行動”等種種跡象還是表明相互理解和接納的概率再慢慢變大。也許從異質性共生的邏輯推論,城市化就是一個充滿博弈和磨合的社會變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