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更換路牌一事,南京市城管局的簡要說明中指出,花1億元的說法,是一個誤讀,這一數字從未發布過,路名牌規范設置是一個有步驟分階段的系統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8月1日《揚子晚報》)
更換路牌在城市管理者眼中,也許并不算一件大事,但因為公眾不知情,這樣的“小事”同樣會成為公眾與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得不作出“事后說明”回應各方質疑,這恐怕讓當初的決策者始料不及。
同樣是在南京,前不久“搬遷法國梧桐”也曾經成為一個輿論熱點,相關部門多次作出“事后說明”才平息了風波。而據新華網當時針對這一事件的“投票與調查”結果顯示,58.4%的被調查者認為“城市化宜多聽取民聲”。其實,如果地鐵建設部門在項目開工之前,多聽取專家學者的建議,多聽取普通老百姓的聲音,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幾十棵大梧桐樹的“悲劇”原本不用上演。現在,路牌更新的決策事先準備似乎并不充分,否則,公眾不會如此反響強烈,相關部門也不用忙于“事后說明”。
類似的“事后說明”在許多地方都很常見。正因為事前征求民意、聽取民意不夠,一些公共決策公眾不知情,也就很難了解與支持。正因為事前被忽略的聲音沒有及時“打撈”,意見表達不暢,一旦決策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公眾的質疑與批評便成為一種情緒的“宣泄”與補償,而在此背景下的“事后說明”,往往難以彌補前期疏漏造成的不利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事后說明”實際上是決策民主化、科學化不夠留下的后遺癥。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陣痛期”,同一個公共政策,領導、專家和民意有時會因不同的視野、不同的訴求出現分歧,這使得公共政策的決策過程更加復雜與棘手。在這樣的國情條件下,如何進行決策民主實踐?如何在眾多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形成公共政策?已日益成為地方政府創新社會管理中不可回避的挑戰。
事實上,科學決策需要正確地把握正反兩方面的意見、需要各種觀點意見充分的交流、碰撞和較長時間的磨合。而現實中讓不同意見的人,尤其是普通民眾的反對意見在決策過程中被充分考慮恰恰是最缺乏的。因此,公共事務決策充分尊重和吸取各種意見尤其是公眾意見,就顯得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