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時林,1964年從軍,于海軍東海艦隊服役27年,職級至上校正團,本科學歷。1991年轉業至原荊州地區廣播電視局任副局長,1994年平調至荊州市文化局,分管文博、圖書館等工作,2003年曾擔任荊州市收藏家協會會長。編撰出版的作品有《荊州覽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系列叢書之《名城·荊州》、散文集《行走在神往的土地上》,與他人合作主編出版長江經濟帶文獻信息開發叢書之《荊州名產錄》,代表作有《南國完璧——荊州古城墻》等。
中國保護最完整的古城墻在哪里?它與一般的古城墻有什么不同?該怎樣保護它?
近日,本刊專訪了《南國完璧——荊州古城墻》一書的作者、荊州文化局原副局長、文物專家高時林,揭開了荊州古城墻的神秘面紗。
《城市化》雜志:為什么荊州古城墻保護最為完整、并被稱為“南國完壁”?
高時林:這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古城墻是荊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是荊州古城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跡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古城墻具有悠久的歷史,在1997年前見諸文字材料的介紹中,荊州古城墻皆為明、清兩代所修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考古工作者對一段因暴雨坍塌城墻的解剖中,先后發現了隱身現磚墻內側的宋代磚墻和已沉寂地下的五代磚墻,以及疊壓于現城墻之下的三國、兩晉時期的土城墻。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垣沒有發生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磚城由土城演變而來;磚城垣始于五代,是我國古城墻較早的磚城墻,且歷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脊艑<乙远啻伟l掘實物為據論斷:荊州古城墻是我國現存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以磚墻為主、土垣為輔的唯一古城墻。我曾親臨現場考察過全國的許多古城墻,發現全國現有城市古城墻保存較為完整的僅有7處,其中縣級古城墻3處(山西平遙、遼寧興城、安徽壽縣),府城級古城墻4處(西安、開封、商丘、荊州)。四處府城級古城墻中,唯有荊州古城墻保存最為完整,繞城一周墻體沒有任何斷缺,6座古城門及甕城、5座藏兵洞和28處馬面等墻體設施均保存完好,被古建專家稱為“不可多得的南國完璧”。
《城市化》雜志:在中國的古建筑中,一般有“北方建長城、南方建城墻”之說,那么你認為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高時林:一般來說,長城多建在邊界,多在北方,主要用于抵御外來入侵,而城墻多建在城市的中心,是劃定城市的邊界,對外雖有抵御外來入侵的功能,但對內卻是一個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個城市之根?!叭f里長城第一人”、中國著名古建筑專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原組長、中國文物研究所原所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羅哲文先生就曾專程到荊州古城墻考察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欣然題詞:“荊州古城是國之瑰寶!”其實,中國的古城墻和萬里長城一樣,都是祖先留給我們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
高時林關于荊州古城墻的著作受到讀者歡迎
《城市化》雜志:荊州古城墻與國內知名的幾個古城墻相比有什么不同?
高時林:荊州古城墻現可見磚城是一座府城級古城墻,周長11281米,磚城墻通高9米,厚約1.5米,土城垣呈護坡狀,底部厚10—15米,與全國遺存屈指可數的其他城市古城墻相比,荊州古城墻雖不及明清皇城遺存古城墻那般高大、雄偉,但它卻是我國南方水網地帶一座內含豐富、特色鮮明的古城墻。荊州古城墻還具有眾多別具一格的內在特質。一是古城垣具有多元性。它不是單一的磚墻體,它是由外展的磚墻和內襯的土垣相依相擁而成;它經歷了由土城垣到磚城垣,再到磚土相依的混城垣;它還有一段夯筑于明成化年間的石灰糯米漿干打壘輔助墻體,雖經500余年,現用手觸摸,仍如混凝土般堅固,世所罕見。二是暗設于不同方位墻體之中的5座藏兵洞,不僅構建精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一層,有的雙層,且洞中有洞,洞內各設瞭望射孔,其設置可從多面暗箭齊發,至攻城之敵猝不及防。三是荊州古城墻之上的6座古城門、城臺、馬道和甕城等建筑規制、大小、設置無一雷同,各具特色,各有講究。6座城臺城樓均有甕城,均設前后兩道城門,不僅有御敵的主體作用,而且兼具平原湖區防洪雙保險功用。四是古城墻上計有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文字磚200余種,多姿多彩。最早的文字磚為南宋淳熙年間燒制,距今已有800多年。最晚的文字磚為民國時期的1936年。文字磚上的銘文具有確定的時代印證。從已發現的文字磚記載的產地得知,城磚來自原湖廣行?。ń窈?、湖南)8府50余州、縣,地域十分廣泛。如今游人可以從荊州城墻博物館里一飽眼福。而隨著荊州市對古城墻保護維修和與之配套的古城墻考古發掘工作的多次進行,人們對荊州古城墻的認識逐步深化。
《城市化》雜志:近年來,一些城市都在修復古城墻的建設工程,如何看待這一現象,該怎樣修復和保護古城墻?
高時林:的確,中國的一些城市、特別是一些有悠久歷史的名城在搞修復古城墻的工程,這對于傳承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要尊重歷史事實和原貌。在這里我引用中國著名古建筑專家、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為我的一本書《南國完璧——荊州古城墻》作序里的一段話:
“歷經動亂,全國歷史城鎮慘遭摧殘,荊州古城有賴于全城人民的精心保護,幸獲留存。實查,荊州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古城,其古城墻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故1982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錄共24個,江陵名列其中,江陵之名實為荊州范圍內縣級行政區名,一城二名實有其事。荊州城墻也就是江陵城墻,這座古城墻經歷歲月滄桑,依然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歷史風貌。
我專訪過眾多的古城,踏察過許多的古城墻,有的確有悠久的歷史,有的有較為完整的風貌,但許多古城的管理者和有些修繕人員,不諳科學的文物古跡保護修繕的原則和方法,常常只圖表面的“光鮮靚麗”,不懂或不熟悉按照“修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去做,有的完全不顧文物保護的“原真性”的原則。有不少的城市古城墻由于各種原因已遭拆毀破壞,但有的還殘存遺址或余痕,這些其實是很好的原物,留有歲月的痕跡,但許多城市就在這些遺址上用現代的材料、現代的工藝,仿造古代的式樣,有的是臆想的式樣,建成了古城墻的樣子。我就親眼看到著名的曲阜城在1978年為了要建設新馬路拆去明代的城墻,而后又后悔了,在2003年又重新搭建了所謂漢代的城墻,當然是鋼筋混凝土的芯子,外面包的磚塊。古城墻包磚是在有了大炮這個攻城手段后才出現的,這時已經是到宋朝了,曲阜所謂的漢城磚豈不是不懂科學的笑話?還有更嚴重的是大同古城在近年硬是拆去了明代殘留的城墻,新建了所謂遼代的城墻。這些地方領導為了張揚“政績”的明顯造假行為,既浪費了人民的汗水,又辜害了祖國的歷史文化,是非??杀蓯赖?。
荊州古城墻,經歷了歲月的摧殘,后人必須要修繕。荊州人嚴格地用原材料、原工藝,按原本的樣式,一絲不茍地仔細原樣原作,并盡量保護住原有的環境,去除了一些城墻上后加的不合適的東西,使人們今天看到的形態和風貌是歷史的原貌。荊州人民呵護著這座稀世珍寶,也為祖國留下了真實的歷史見證。要感謝荊州人民和歷屆政府的領導人保護了這座古城墻。我們認真保護古城,不僅是為了供人們觀賞,開展旅游事業,而且是為了留存祖國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從中可以了解、學習古城墻的歷史和科學技術,并從中得到文化和科技啟迪。古城墻是重要的歷史見證,能激勵我們后輩更好地繼承傳統文化,增強我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高尚情操。它是荊州人的驕傲和杰出的城市工程建設的實體、瑰寶,相信它會不斷地煥發出璀璨的光芒?!?/p>
《城市化》雜志:你為什么想到要寫一本荊州古城墻的書籍?
高時林:寫該書是我多年的愿望,其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來關愛古城墻,保護古城墻,讓人們共同享有這份燦爛的文化遺產?!赌蠂觇怠でG州古城墻》這本書秉承“為荊州古城墻立傳,弘揚城墻文化”的理念,系統介紹了荊州城墻的肇始、沿革、遺存現狀及特色,從多角度、多側面揭示了荊州城墻乃至名城荊州厚重的文化歷史內涵和價值。感悟楚國先民用智慧為我們留下的這一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合理利用,用心保護。
美麗的荊州古城墻是無價瑰寶
該書也是荊州博物館精心打造的一部對荊州古城墻進行寫實、解讀的傳記,前后歷時兩年創作完成,分為“綿延恒久的荊州古城”、“荊州古城墻肇始之謎”、“荊州古城墻歷史軌跡探遺”、“南國完璧一瞥”、“神韻獨特的荊州古城墻”、“‘養尊處優’中的荊州古城墻”、“荊州城墻帶上的明珠”共七個章節。全書不僅對荊州古城墻產生及發展的歷史軌跡作了多角度探尋和記述,也濃墨重彩地展現了古城墻完璧般的遺存及保護現狀。當然也要特別感謝長江出版傳媒和湖北人民出版社編輯們的辛勤付出,正是因為他們才使得《南國完璧·荊州古城墻》這本書錦上添花。該書同時融入了大量與荊州古城墻有關的人文歷史故事,配有100余幅精美圖片。此書的出版,填補了古城墻學術著作上的空白。
《城市化》雜志:中國古城墻的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荊州古城墻怎樣和其它古城墻互動?
高時林:早在2006年,國家文物局就將荊州、南京、西安、興城等4城市捆綁申報的“中國明清城墻”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0年,國家文物局又與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共建框架協議,明確提出要加強荊州城墻的保護利用,推進荊州城墻等4座明清城墻聯合申遺。這一工作大家一直在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