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先說件小事解題:北京某區一座小橋,十多年前在城市發展高潮中擴寬。完工后兩側欄桿和道崖石過長,阻礙橫向車輛和行人通行。十多年來居民多次反映情況,主管當局僅砸掉半尺高阻礙汽車輪的道崖。而欄桿過長阻礙行人通行則十多年未改。原因呢?據說道路工程局、河湖管理局、市政工程局,三家各管一段。市政府多次轉達居民意見,但十多年來三家雖也到場察看,卻互相推諉無人負責,還振振有詞:不該管的,決不能管;怕越權、怕違法!他們或許“守法”了,百姓走路卻遭罪十多年。
小小一橋改造工程某細節不合理,設計施工驗收三環節竟都未發現、未糾錯。居民十余年反復提意見,形同對牛彈琴。此事折射出:一個完整的構造體系在破碎管理主體治理下,喪失其完整。道路是個完整體系,城鎮更是個完整體系。城鎮居民因其完整而獲得生存便利。現實卻常悖此理。諸多城鎮因多元管理機構分割破碎而造成的癱瘓和不便,有些顯著,有些隱微;有些無傷大雅(如該橋),有些則事關宏旨(如傳媒熱點與社會疾患割裂、促銷汽車與環境容量管控不搭、屏蔽歷史同人類進化相左……)。因為城鎮實際上是人類賴以繼續文明進化的介質。
城鎮這個有機體系由三大基本部件構成:A生態本底(大地天空、山水田林、鳥獸蟲魚、陰晴圓缺、花草樹木、風霜雨雪……)、B人工環境(住宅工廠、商鋪集市、廠礦路橋、水電氣熱……)、C 人文社會(人口總成、組織制度、社會規范,語言文字、精神道德……)。這三大部件互相配合、互相支撐, 構成城鎮復雜而致密的文明人類社會實體。
三部分密切組合不是任意捏攏的,而是骨肉難分的事實。任何符合城鎮客觀實際,無論大城市或是小城鎮,都由這三部分組成,構成內涵豐富的人類社會實體,并包孕了歷史、文化、建筑、技術、社會、藝術、民俗等等很多層面。其中有些卻常被我們漠視、疏漏。如此完整意義的城鎮概念,經典概括莫如《四世同堂》作者描述日寇侵入古都北平(今北京)時發出的慨嘆:
“……最愛和平的中國的最愛和平的北平呀,帶著它的由歷代智慧與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宮殿、寺宇、宅院、樓閣與九條彩龍的影壁,帶著它合抱的古柏、倒垂的楊柳、白玉石的橋梁與四季花草,帶著它最清脆的語言,溫美的禮貌,誠實的交易,徐緩的腳步,四季花草與唱給宮廷的歌劇…… 不為什么,不為什么,突然的被日本的飛機和坦克蹂躪著它的天空和柏油路!”
作家老舍對城鎮的把握和陳述超過萬千理論家。這段論述被奉經典,因為它道出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格,因為它完美表達了優良城市文明、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渾然一體,說清了城鎮的完整含義。學術界接受這種真確而淺顯的觀點卻非容易。曾有理論家譴責“怎能把什么東西都放到城市研究里來呢?”,對城市人文標準的質詢則全然不屑,這局面曾持續很久!經過三十多年學科爭論和城市科普,整體論的城鎮概念總算獲得城市科學各學科認可了,盡管還有核心之爭:城市科學龐大的學科群體,究竟是人居核心,還是人文核心?
上述橋梁小故事就折射出這核心之爭還在暗涌,折射出城市科學的唯物核心實際上還頑強支配著學理的整套思維和城鎮的全盤操作。因為整套管理體制就是這種唯物思維的產物。結果,我們城鎮管理體制如今仍深陷傳統的管物不管人的套路無力自拔。繼而大量專業人員只見物不見人,他們頭腦中沒有人的行為活動。誰是城鎮真正主體之類更高的人文含義,就更太“超前”而無法對話了。
整體論的城鎮概念,要點還不在于三者齊備,一個不缺,而在于有機搭配誕生的新機體新機制,實現整體大于局部的總和。也就是說,城鎮不是上述三大部件的機械拼湊,而是三者互相支撐搭配形成有機組合,實現更高層次的生命形態:形成有覺悟有意識有自主和創新能力的文明人類,進而與生態本底和人工環境密切結合成完整概念的城鎮。橋梁建好,不缺欄桿,而欄桿卻阻攔行人。建成了機械橋梁,卻不見人文橋梁。都城建設鬧這種笑話,且常年無法解決,恥辱!
許多難題在原有思維平臺上難以求解。建筑師可以設計建造漂亮的展覽館,卻無法確定適時的展覽主題。教育人民的高遠任務在另一個平臺之上。靜思之,根源即城市科學這核心問題:出發點和歸宿。或曰“基因”或總源:城鎮究竟是建筑現實,還是人文現實?如系前者,當然會設立一系列管物的機構,依照物相聯系實施管理;若系后者,就要依照研究人、管理人、改進人和尊重人的原則,設立新的標準和機構,實施管理。理念不同,原則不同,管理主體、組織和效能當然也完全不相同。
其實,前述實例已經表明,人民群眾多次提意見反映情況,這就是真正的主體在實施管理監督!只不過現行體制缺乏制度安排,他們無權懲罰、獎勵、罷免怠政的呆子官吏!出路只有不斷領悟完整的城鎮概念,轉變理念革新教材,培養人才,改革體制……路還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