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似乎成了留守兒童被詛咒之地。2012年,5個留守兒童躲進垃圾箱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2013年,5名留守兒童在放學路上被農用車撞死;2014年,留守兒童12人遭禽獸教師強暴……而就在6月9日晚,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搶救無效死亡。一條條鮮活的幼小的本該有著快樂童年和燦爛未來的生命終結,痛心之余我們也要追問,受傷的為什么總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的悲劇絕不僅僅屬于畢節,據相關統計報告,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已經超過了六千萬,這還沒計算上在城鄉間流動的那三千多萬“小候鳥”,也就是說中國有近億兒童或在異鄉為異客,或在故鄉為異客。且不論因為父母經常不在身邊對他們的成長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單單是屢屢出現的安全問題就已經是整個社會的不能承受之痛了。
溺水、食物中毒、車禍、拐賣、性侵害……當我們口口聲聲說現在的孩子都生長在蜜罐里的時候,請問留守兒童的“蜜罐”在哪里?當我們苦惱于城市里孩子面對父母的叛逆和不耐煩時,你可注意過留守兒童那孤寂和落寞的眼神?曾經有一名留守兒童的話令人潸然淚下,他說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都能挨父母一頓打,挨打都成了奢侈的“享受”,這是怎樣一種辛酸?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白紙黑字地寫著,兒童“享有擁有家庭的權利”、“有權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可在現實生活的壓迫下,很多人唯有一聲嘆息。我們能一味地指責留守兒童的父母和家人嗎?當一座座城市吸著鄉村的血液快速發展起來,責備農村家長“為了賺錢丟下老人孩子”是不是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你給農民工們爭取應得的待遇了嗎?當城里人可以休各種假期時,他們回家鄉團聚的機會又有多少?你給留守兒童創造跟隨父母一同進城的條件了嗎?戶籍、入學等等壁壘,讓多少留守兒童只能望“城”興嘆?
話又說回來,鼓勵企業給予農民工帶薪假期也好,政府投入財政資金打造農民工子弟學校也罷,雖皆是善舉,但都不過是治標之法。中國畸形的城鄉二元結構和嚴重不平等的發展格局,必然會造成鄉村的凋零,而留守兒童問題不過是這道傷疤中最觸目驚心的一條罷了。在津津樂道于一座座現代化大都市的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已經到了不能不好好反思一下的階段了,不論如何,不能讓無辜的留守兒童成為不平衡發展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