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潘家華,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潘家華很有名氣,他被媒體譽為有夢想、有擔當的“實力派”,被業界稱為環境經濟學、全球變化與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等問題的學術權威。2014年夏天,他曾作為中國城鎮化問題專家赴聯合國總部講述中國城鎮化故事。今年年初,《城市化》雜志記者有幸在位于北京東三環的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辦公所在地采訪到他。
由于有著多年在歐洲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歷,潘家華總是用國際視野直視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問題。他不無憂慮地指出我國城市內涵缺失、亟待提升。正如他所言:“我們的城市不應該是一個個建筑物的堆砌體、一個個街道的組合體,而應該是一個有靈魂、有生命的健康的有機體,應該有其個性特征和自身的活力?!?/p>
《城市化》: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和國外相比,我國的城市化有哪些特色?
潘家華: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城鎮化有比較積極的特色。首先,我們城市建設的速度比較快,這是國外城市擴張無法企及的。我所在的辦公所在地東三環邊幾年前曾是農地,轉眼間變成了城市用地,北京城市建設也擴展到了六環;深圳從幾萬人的小鎮變成了如今一千多萬人的超級大城市;浦東新區、鄭東新區等例子也不勝枚舉。
第二,我們現在城市化的成本很低。在國外,城市建設投資量大,成本會特別高,而我國城市建設的成本相對比較低。這得益于我國的土地公有制度以及政府有集中資源辦大事的行政權力。
第三,盡管我國有很多城鄉結合部,但是并沒有形成比較大的、成片的貧民窟,這算是我們推進城市化值得引以為傲的一點。
第四,我們的城市管理相對比較安全,在國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包括南歐國家的城市的安全保障非常低。
第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的速度特別快。早些年,我們去國外看到人家開著小汽車、用著電冰箱,感覺他們的生活很了不起,然而短短幾十年時間過去了,小汽車、冰箱、電視等進入了我們尋常百姓家。這些是國外沒法比的。
《城市化》: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之后,如果要進行反思,您如何看待我國城市發展的問題?
潘家華:在我們經濟進入新常態、城市發展進入轉型的階段,我們的確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們現在把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轉移為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即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使得城市的公共服務不能夠惠及所有為城市發展和建設做出貢獻的人,讓城市出現了“二等公民”, 市民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造成了一種不完全的城市化。
第二,我們的城市“千城一面”的現象太嚴重,很多城市沒有品位和文化特質,產業發展低水平重復。
第三,“城市病”日益凸顯,交通擁堵、空氣污濁、水和食品的不安全、資源枯竭、生態系統退化甚至惡化,這些問題將威脅到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存。
城市在快速發展時出現的問題太值得我們反思了。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在廣東考察時說:“光有高樓大廈、城市連片還不夠,要更加注重里面容納了什么,要看城市的發展內涵?!笨偫硖貏e強調要注重城市的發展內涵,就像我們常說的大學并不在于有多少建筑大樓而是要有大師一樣,我們的城市不應該是一個個建筑物的堆砌體、一個個街道的組合體,而應該是一個有靈魂、有生命的健康的有機體,應該有其個性特征和自身的活力。
《城市化》:在您看來什么樣的城市是有內涵的城市呢?
潘家華:我覺得城市的內涵應包含以下特點:首先,一個城市必須有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在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特色,這樣才有生命的延續。我們說要看得見鄉愁、記得住鄉愁,鄉愁就是一種文化的底蘊和歷史的傳承。如果一座城市沒有歷史和文化,這個城市就沒有自己的特質,只能跟別人一樣。
第二個內涵特點應該是我們中國人講的風水、龍脈、水脈,城市必須與自然和諧,尋求山川走向和水勢,并能夠順勢?,F在全國城市建設得幾乎一模一樣,南方的城市建設跟北方城市一樣,西部荒漠地區的城市跟沿海水網地區的城市一樣,完全沒有地方特色,一些缺水的城市搞人工湖、干旱地區建草坪,與當地的風水氣侯完全割裂了。陜西黃土高坡原有的窯洞沒有了,東北、西北地區的炕沒有了,云南的吊腳樓拆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溫度、水文基本沒有了,體現不出山水的地方色彩和氣候標志。
第三個內涵是屬于城市的產品標簽和產業品牌。一個地方讓世界所認識無外乎這個地方出過什么人,有什么文化和歷史,有哪些產業和產品。一個地方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比如湖北枝江大曲、貴州遵義的茅臺、東北“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等,屬于地方的產品特色和土特產;十堰是汽車基地,攀枝花是鋼鐵基地等,這些是產品標簽??梢?,一個城市有內涵并不在于這個城市有什么樓,而是要有自己的品牌,有屬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的標簽。
第四個內涵是城市必須宜居,環境是優美的,氣侯條件宜人或者有特點(并不屬于特別惡劣),生活的水源是有保障的,交通出行是便捷的。如果一個城市的水質惡劣得沒法喝,空氣污染讓人沒法呼吸,不適合人居住和生活,那肯定不是有內涵的城市,而且遲早是要毀滅的。
第五個內涵屬于城市的社會服務保障。一個能真正稱其為城市的地方必須是有教育、醫療、文化、商業、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而且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都必須是健全到位和有品質的。
如果拿這些特征標準比照一下我們現在的城市,就不難發現城市內涵太欠缺了,我們迫切需要充實和提升城市內涵。
《城市化》:城市在提升內涵方面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潘家華:第一,城市規劃必須科學、到位,有法律地位。與國外的規劃科學且有法律地位相比,我們基本上是“一屆政府一屆規劃”。去年年初習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時曾說,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引領作用,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規劃確實是第一位的,如果規劃不科學甚至不講科學,就是一種個人意志、領導意志,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不守法、不講法律的表現。規劃是最重要的,一旦規劃以后,就不要輕易改變。看看國外的規劃,很多都是一百年甚至五百年不變?,F在的倫敦、巴黎和一百年以前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基本上還是延續當年的規劃。
當然規劃不光是城市本身,還有更大區域的資源配置?,F在規劃的一個現象是將資源高度壟斷,全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文化資源、體育資源等都集中在首都北京,各個省最優質的資源則集中在省會城市,這也就使得我們的城市沒有特點可言。以教育為例,北京現在有70多所高校,一所高校的師生動輒三五萬人、七八萬人,加上服務、配套的從業人員就是十幾萬人甚至二十萬人。如果把一所高校搬到另一個地方,那就是一座城市。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高校都集中在一個地方。為此,規劃時配置資源一定要相對分散。
第二,建設必須跟上規劃,在整體上與規劃同步、協調,按照規劃建設,不要只講規劃不講建設或者有選擇性地建設。我們現在很多建設是具有選擇性的建設,哪個來錢就建,哪個不來錢就不建;面子上看得見的就建,看不見的就不建。如此一來,我們的地下工程質量差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管理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我們現在的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從市長發話到區長、區長到街道、街道再到居委會,老百姓幾乎沒有參與權和話語權,企業更是一種被動的狀態,權益自然就得不到保障了。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我們的城市不要出現同質化、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不再是“千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