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是“全國城市無車日”,在它的第八個年頭上,各大媒體例行頭條祭出“低碳生活”理念,“綠色出行”的各種創意也在很多城市被踐行。現實卻是,仍有不少地方的路面場景“悉如平常”,幾無改觀,就像遺忘了這個日子一樣——
早高峰、晚高峰還是卡著點到來了,一刻也沒“耽誤”;平時堵得嚴嚴實實的那些路口仍然是一塌糊涂,寸步難行;自行車道,不是過于“纖細”,就是被充作路邊停車位……顯然,“無車日”的理想又一次失陷于車水馬龍的現實。
環顧全國,出于對“無車日”的迎合,深圳倒是推出了“持機動車行駛證免費乘公交地鐵”、寧波也推出了“免費領取軌道與公交換乘票”,但路面上的情況也沒什么可喜變化。
為實現“綠色出行”,大抵有三方面的舉措被經常提及:一是在經濟出行上,要給公共交通足夠的“讓利空間”,在出行成本上讓人們覺得坐公交更劃算;二是在出行權利上,給單車和步行留出更多路面空間,鼓勵這部分人群的出行選擇;三是從出行理念上,盡量把“綠色出行”和健康、城市“氣質”乃至時尚生活進行捆綁宣傳,在詩意棲居和出行上多做文章。
不可否認,以上這些是當下很多城市的發力點,投入不可謂不巨大,但大多收效甚微,這是為什么?其中的奧秘也許藏在中國家庭的“汽車夢”之中。
對于“新市民”,尤其對于年青一代,對于剛剛躋身城市生活的人,“有車有房”是貼地飛行的未來暢想。要融入城市,甚至做“城市新貴”,汽車幾乎成了一個身份識別碼。雖然,人們對于“綠色”已經有了共識,但是碰到“汽車夢”的時候,卻不得不繞行,這成了中國當下的現實。看看學員爆滿的駕校,不斷激增的掛牌數量,就知道這個夢想有多么勢不可擋,就知道“無車日”的提倡是有些勢單力薄。
對于很多人,他們不是不知道公交車更快捷、更便宜,他們不是不知道騎自行車更有利于健康,他們不是不知道多一些步行更舒適愜意,但是,對于他們而言,車已經不是用來“代步”的了,而是用來體驗接近主流生活的存在感,享受夢想照進現實的滿足感。當然,這也絕對不是“國民素質”的劣根性,而是深層文化心理的“不匹配”。當多數社會成員把“擁有一輛汽車”奉為夢想時,那不僅意味著一個潛在的不可估量的市場,也意味著城市的難以承受之重。有這樣的“汽車社會”沖動存在,打造一天“無車日”、少開一天私家車、封存一天公車、領導帶頭坐一天公交車,都免不了成為“姿態”,從而作用有限。所以,在當下推廣“無車”理念,除了公共理念的倡導,公共設施的完備,還要為都市人打造全新的生活理念,全新的夢想模型,以作為“汽車夢”的替代品。
那么,究竟什么可以比一輛汽車更能確認自己的“事業”“成功”和“城市人”身份?或許,這可以作為今年“無車日”的一個思考“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