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源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智力勞動的創造物,它以各種有形或者無形的內容表現出來,可以作為文化生產的原材料或文化生產所必需的條件,經過各種形式的生產或經營活動為人類帶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文化角度來思考,文化資源、文化產業與城鎮化建設有一種什么樣的內在聯系?從國際視域對此給予解釋和說明,不僅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而且對當前我國推動城鎮化建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照價值。
活化文化資源
城鎮化建設中,強調文化規劃和文化服務是城鎮化建設重要內容,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伴隨著我國10多年房地產行業快速增長,房地產行業扮演了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角色地位,因此正確理解城鎮化中文化的功能地位和活化功能,尤其具有針對性。
城鎮化建設不是人為的“造城運動”,而是一個產業發展帶動相關元素集聚的自然過程。我國工業化率對于城鎮化率的貢獻遠低于發達國家,除了城鄉二元乃至于城市本身的二元結構制約外,歸因于房地產開發的硬件設施建設并沒有與產業、資源環境、生態保護、文化服務等因素密切結合發展,由此在地方上出現了很多“鬼城”“死城”和“睡城”。
城鎮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鎮化,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文化內容和服務提供、文化消費的引導等都必須作為推動城鎮化建設中的必選項加以考慮,沒有文化環境營造,沒有文化活動內容,沒有文化傳播與形象塑造,沒有文化發展創造的城鎮化就不是新型城鎮化,也不可能建設成宜居的城市。
文化生態平衡的推動力
我們要建設的新型城鎮應該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生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平衡,把城鎮從工業經濟時代的生產功能轉變成知識經濟時代的服務功能,把城鎮由生產空間變成生活空間和文化集鎮。城鎮化建設必然會帶來一種新的文化空間布局的塑形,生成一種新的文化范式。因此,如何傳承原有文化,創造新型文化內容,維護一個新型市鎮和社區的活力,是推動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必須予以解決的課題。
文化生態是一種結構性存在,既包含由于歷時性發展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傳統、習俗和有意義的場所,也包含凝結著時間價值形成的空間關系,特別是一些有形文化建筑的空間布局。這種文化因素的時空布局具有穩態化特征,城鎮化建設中很可能對既有文化生態造成毀滅性破壞,這種文化遺產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復原。建設性破壞成為城市建設的致命傷,也成了文化發展的災難。
怎樣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發展中如何保護好當地環境和地域文化傳統及特色?也正因為沒有文化空間布局的考量,城市宜居成了奢望,西方工業化時期城市生產性功能弱化不斷變遷發展的進程,到了我們的城市化進程中卻得到了放大性強調,城市服務功能不足,沒有成為一定區域文化服務、信息聚集傳播中心的角色,城市文化創造和活力不足,制約了發展內生動力的成長。
比如在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中,各地秉承了工業經濟發展的慣性思路,產業進園區的發展模式,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建設,然后招商引資,實行房東式管理模式,園區也僅是一個生產性空間,功能單一,而沒有很好的與社區、文化消費、時尚生活結合,難以成為文化活動場所,對城市文化創造和傳承帶來的活化作用極其有限。這就是典型的忽略了文化園區建設與既有文化稟賦傳承嫁接,融入并產生新的文化生態環境的結構性問題。
完善的文化產業園區必須實現多功能復合價值,成為城市文化生態鏈條的一環和文化功能區空間布局的新組成部分。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的“新鄉村再造運動”中,基于恢復美麗鄉村,政府在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基礎上給予完善建設,接續上了歷史時序中的文脈。城市化進程除了大都市和城市群(圈)建設之外,也要關注小的城鎮建設,而其中文化因素和文化資源的活化往往成為城鎮復興的重要動力,也是把隱性文化生態喚醒的一個重要載體和依托。
特色文化強化城鎮個性
文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面,依托地方文化資源和特色文化產業是城鎮化的發展動力。城鎮化必然伴隨著人口的轉移和新的聚集,尤其要在村民變市民、農村變社區的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既要保持原有文化的連貫性,又要及時注入新的文化內容。要關注并利用好不同的文化元素,發展聯系緊密的文化產業,讓特色文化成為培育特色城鎮和社區的引導性社會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對人和城鎮起著奠定基礎、創造條件的功能作用。
國外有很多依托移民文化,打造特色移民社區城鎮,從而激活當地經濟社會生活的實例。比如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的惠頓,這里是華盛頓地鐵的終點站,因為對移民多元文化的重視和利用,使惠頓成為多元種族文化中心,協助移民建立社會服務體系從而促進了城市中心地區的振興。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新型城鎮化,如果借助于文化資源,特別是特色文化產業,可以解決城市產業升級或轉型出現的產業空心化問題。1970年代的英國,因為很多傳統產業轉移到海外,或受產業自身升級的影響,過去產業類型較為單一的城市出現了衰落和產業空心化問題。如何尋找合適的替代產業重振經濟,如何帶來城市更新的內在動力和發展活力,就成為后工業時代發達國家城市管理者的現實命題。但英美等國都從文化經濟中找到了部分解決問題的答案。借助于文化產業的不同類型,英國通過培育社會公眾的創造力和審美力,發展創意產業,實現了工業經濟向文化經濟的轉型,獲得了城市復興的新動力,古老英國華麗轉身。如今,英國的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創造產值僅次于金融業的第二大產業類型,成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最重要載體。
發達國家如此,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快速城鎮化的發展中大國,應學會在城鎮化中挖掘利用好文化資源,借助于特色文化產業作為產業發展的方向,增強城鎮特色和個性,在新一輪城鎮化浪潮中建立我們的新興文化名城。這既符合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即中小城市文化產業日趨專業化,產業分工出現了區域化,也符合我國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國務院2012年12月發布的《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產業鏈完整、規模效應明顯的特色文化產業基地,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設。這一點在中小城鎮更具有實現的基礎和可能,在中西部民族地區,很多歷史形成的專業性特色文化村鎮,就可能在推動城鎮化發展中演變成特色文化產業集中的城鎮,在保留延續傳統文化特色的基礎上擁有了新興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文化、人群、信息的匯集,走上發展產業和推動城鎮化的良性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