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的農村該如何克服“空心化”?7月2日,《光明日報》一版頭條刊登了《鄉賢回鄉,重構傳統鄉村文化——浙江“鄉賢文化”與鄉村治理的采訪和思考》一文,介紹了浙江紹興店口鎮的實踐經驗。當地致力于重構“鄉賢文化”,請“鄉賢”回鄉,反哺桑梓,同時也通過給農民評級的方式留住鄉土精英。目前,店口不僅經濟繁榮,傳統鄉村的倫理道德也使得這個小社會溫情脈脈。
村莊是傳統中國的根脈所系。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人,只要想起記憶中的那個村落,都會魂牽夢繞。然而,近年來,大批農民紛紛舉家外出,寄居城市的邊緣,農村的“空心化”,正在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庸常風景。那么,“鄉土中國”的生命又該如何延續?
一味地浩嘆,甚至天真地希望農民繼續留下來,顯然沒有考慮到農民的感受和利益。一個能夠依舊“活潑潑”存在的村落,首先要有內在的經濟支撐,要能夠與外界形成緊密的聯系。農民生于斯、長于斯,非但不能與這個時代脫節,跟得上社會發展,還要因為鄉居而獲得某種超脫于城市的安寧與滿足。
在這方面,那些常年活躍在外的鄉賢,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鄉賢回鄉,帶來的也不僅僅是可見的企業、資本,更有與外部世界千絲萬縷的聯系。一個鄉賢,就能串聯起一個產業,帶動一方民眾。這樣的關聯已不再是單向的“反哺”,而應該是雙向的良性互動。
不可否認,這些年來,不少村落已經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公共設施不足,公共服務滯后。而地方政府在城市化愿景刺激之下,也缺乏對農村投入的熱情,凡此種種,均加劇了村落的凋敝,并帶來了居民整體性的精神不振。
村莊的廢墟之上,不可能生長出充滿活力的城市,更不可能為城市輸送出高素質的新市民。也因此,紹興市正在實施的民間人才“萬人計劃”,不失為一種重塑鄉土精英、重建鄉土中國的努力。即便在城市化的大潮席卷之下,村落依然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理性地發掘這種價值,賦予村落以新的生命,打造有新鄉賢的新鄉村,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當然,留下鄉土中國的面孔,并不意味著阻止歷史的進程,畢竟,囿于歷史、環境、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制約,一些村莊的消亡也是不可逆的現象。此前就有報道披露,最近10年來,我國每天有近百個村莊消亡。只不過,筆者希望借此強調,城市鄉村之間應該是一個良性、漸進的過程,切不可人為阻斷城鄉之間的有機聯系。
值此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既要點亮城市的萬家燈火,也不能荒廢了中國人千百年來安身立命的鄉村。既要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讓村莊恢復本來的生機;也要降低城市的進入門檻,讓農民能在城市里扎根,成為新市民。這樣,城市才能更繁榮,村莊也才能免于凋敝的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講,發掘鄉賢文化是一次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