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天已經成為令人困擾的城市病,氣候環境為何變得如此之差,它們有怎樣的相互作用?昨天,南信大的鄭有飛教授、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氣候變化與能源處處長Edward Baker先生做客科技咖啡館,在輕松的氛圍中和公眾探討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話題。
最大能見度下降了10公里
鄭有飛教授表示,中國的霧霾天氣比較嚴重,南京已經到了211天,上海到了140天,北京可能有所減弱,因為它的大量建設已經結束了。
隨著細小顆粒物在城市空氣中的濃度變高,一個直接的反應就是能見度下降,鄭有飛舉例說,數據顯示,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的,空氣能見度還是不錯的,大概是在25公里以上,到后面能見度越來越小,到了2000年以后在中國很多地區基本上都是小于15公里這樣的一個范圍,40年間能見度下降了10公里左右。
化工區污染顆粒物多
鄭有飛教授介紹說,空氣中的PM2.5顆粒物當中,還是有機物占主要成分,它主要來源于各種化學燃料的燃燒,而且顆粒物氣溶膠在天空當中還經常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還能夠產生二次有機污染物。
通過對比研究,專家發現在北方地區PM2.5要高于南方地區,尤其是春季,硫酸、硝酸和銨根離子在大城市的PM2.5中是多的,專家同時在灰霾天的顆粒中發現了像多環芳烴的致癌物質,這類物質在城市當中要高出山區1—2個量級,高出海洋站點2—3個量級,城市中的PM2.5有機化合物成分總體濃度要高出山區和海洋的1—2個量級。
鄭有飛說,我們自己也進行了一些對比實驗,并對南京的化工區做了一些研究,發現化工園區的顆粒物雖然高于市區,但是霧霾還是比市區要少,因為市區有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
征收擁堵費,PM2.5減少了 面對灰霾天居高不下,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氣候變化與能源處處長Edward Baker介紹了英國的經驗。
他說,英國有一個做法,就是征收交通擁堵費,10年前做了一個調查,發現英國城區平均車流速度,要小于100年前人們騎馬的那個時候的速度,這個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比如說速度減緩可能是由于交通的擁堵,也有可能是由于空氣的污染,我們的一個做法就是在英國倫敦的城區征收交通擁堵費,如果有車輛想進入城區就要付費,現在大概是付10英鎊,這個還有可能會增加。
目前這個政策實施以來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城區的交通擁堵狀況得到了改善,而且PM2.5的排放也減少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