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面對5917名重慶居民的在線調查顯示,86%的人認為,時下年輕人購房觀扭曲現象普遍,“以是否有房、房子大小等標準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是居首的“扭曲購房觀”,其次是“房子成婚姻重要基礎”。有評論指出,年輕人購房觀扭曲是持續推高房價的重要力量之一(8月26日《重慶晨報》)。
在一個鄉土觀念、家園意識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國家,“房子”是根深蒂固的一個圖騰,代表著家的守護感、營造著愛的安全感;它也是一個復雜的“程序”,寄寓著人們對生活的歸屬感與夢想。譬如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工作幾十年才在“非一線城市”買到房子,買房前寫過一首詩,說“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又說“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大意是,浮生過半,還沒弄上一套房子,愧對子女。不管怎么說,死也要買房蓋房的,歷史上,還不在少數。及至清朝,有一首竹枝詞還唱道:“搭得天棚如許闊,不知債負幾多錢?”
中國人想要自己的房子,也算是個無可厚非的傳統觀念。
我以為購房觀扭曲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的:譬如一下子買了很多房子,故意讓別人沒房子?。挥制┤缳I了房子不是自己住,而是用來點把火燒著玩的……不然,只是想有個安身立命之處,怎么就叫“觀念扭曲”?空置率不“扭曲”、保障房不到位也不“扭曲”,獨獨年輕人想要有套房子就扭曲了,這算是什么邏輯呢。
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以房論成敗”,這并不是多可恥的事情。在一個健康公正的社會秩序中,錢賺得多一點、房子住得好一點,當然令人艷羨,這也是能力的體現。如果市場經濟都羞于承認物質財富的創造能力,那么,非要“自虐”才能證明觀念純潔?二是“年輕人的購房觀”是個偽概念。市場上的房子,大多未必是被年輕人買走的,再說,他們對房子的種種觀念,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果說“以房子論成敗”就是購房觀扭曲,那么,“中年人的購房觀”、“老年人的購房觀”就不扭曲了嗎?
房價是被年輕人的“購房觀”帶壞的——這樣的邏輯,就像當年的“丈母娘助推房價”一樣,自然不需要正兒八經的辯駁。但這些天方夜譚的背后,卻扎扎實實反映了某種無奈的焦慮。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為62個和57個,權威媒體表示樓市10年調控了43次,而房價上漲了10倍。房價既沒有順應政策,也沒有順應民意。
不說樓市泡沫,只說年輕人的購房觀;不談實體經濟,只談年輕人的就業觀。這種分析法則,無非是把經濟問題意識化,仿佛冥思苦想,就真能鐵樹開花。中國經濟社會的解題,不能如此游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