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舟:北京國華置業公司公關推廣部經理
跨國公司、國際品牌云集的CBD,是一座現代城市國際化水平的標尺。
在北京CBD發展歷史上,2009年是時間分水嶺,西大望路則是空間分水嶺。1993年至2009年的16年間,西大望路以西、國貿中心周邊4平方公里劃定為CBD。2009年,大望路東側的華貿中心投入運營2年之后,政府將其納入CBD核心區范圍。自此國貿中心、華貿中心成為CBD發展的“雙核”,城市格局亦發生深刻變化。
當前,隨著城市的超速發展,一線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的城鎮化率持續走高,新城市化浪潮席卷而來。珍稀的土地資源之上,如何通過超大規模高端建筑綜合體項目帶動CBD升級,提升城市的國際化水平,讓市民最大限度享受到現代城市文明發展的成果,體驗到真正的、零時差的國際大都會生活方式,北京華貿中心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樣本。
前瞻定位:鎖定高端城市綜合體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國際化進程加快,市場期待的外資機構蜂擁而入的局面尚未出現,北京的商業地產發展距離國際上物業持有型的主流模式相去甚遠。銷售型為主的寫字樓市場疲軟,供應量增速迅猛,平均售價、平均租金呈下滑趨勢。基于現狀分析,很多業界專業人士提出,在城鄉結合部的位置上,華貿中心最佳選擇是“普通住宅+大型超市”,如果做占有資金量大的持有型高端城市綜合體,市場風險會非常大。
然而,華貿中心創始人房超先生決定走一條不尋常之路。房超認為,中國的城市建設要從追求發展速度向追求城市發展質量轉變,借鑒巴黎、紐約等城市經典案例,讓城市永遠具備持續發展的魅力,絕不能因為追求速度忽視了城市發展質量,否則,繁華背后,只能是城市功能的缺失和無法彌補的缺憾。
在房超看來,包含國際酒店、寫字樓、商城、公寓、廣場空間的高端建筑綜合體才是房地產的最高境界。從建筑的角度看,一個城市的發展,城市價值的提升,主要依靠建筑綜合體。建筑綜合體薈萃最前沿的建筑技術,需要克服各種復雜的挑戰,自身又擁有疏解城市壓力的功能,能極大提高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效率。由于產品自身局限性,“住宅+超市”根本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水準。城市綜合體形成商圈,住宅建筑形成居住環境,建筑形態的組合形成城市形態、經濟形態。
從城市長遠發展分析,華貿中心位于東長安街延長線上,所在的地塊是北京向東發展、CBD東擴的重要節點,又便捷連接首都國際機場及各大商圈。要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城市價值最大化,從社會效益出發,參照世界城市的發展軌跡,創造高端城市綜合體正是華貿中心理想的定位選擇。
整合資源:設計大都會生活方式
城市綜合體是“城中之城”,華貿中心在規劃階段就提出要體現國際CBD的概念,體現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實力。房超認為,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整合資源的能力才是華貿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為此,華貿中心邀請世界頂尖的美國KPF建筑師事務所做整體設計,英國BENOY、美國WATG分別做商業建筑設計與酒店設計,園林規劃與交通組織則交給美國EDAW與香港MVA。
對于國際頂尖設計團隊而言,能否在理念契合的基礎上完成傳世之作、時代精品,是他們決定是否合作的關鍵所在。KPF公司華貿中心首席設計師詹姆斯表示,“KPF在世界范圍選擇合作伙伴時有著嚴格的要求,最終選擇華貿中心,首先緣于北京飛速發展的經濟和華貿中心位于長安街東起點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其次是華貿中心的開發商對建筑的熱情、對這座城市深厚的責任感。” 當KPF設計的純凈、簡潔、明快、極富紀念性和時代感的華貿中心建筑整體效果展現在公眾眼前,充滿未來感的國際氣息撲面而來。
作為高端城市綜合體,華貿中心從設計國際大都會生活方式入手,規劃三棟國際甲級寫字樓、兩座國際五星級酒店、一個百貨公司、購物中心以及商業街,再加上國際公寓,形成各業態之間的優勢互補、有機組合。其中,華貿寫字樓更是為世界500強、跨國公司量身度造,從外立面設計、幕墻材料到空調機組、供電保障、智能電梯等設備設施,再到商務配套、商業配套、服務團隊,都根據目標客群的需求而定制,代表了CBD的國際化商務形象。
從2003年啟動建設到2007年完成招商、整體投入運營,華貿中心用四年時間創造了商業地產的一個傳奇:同時引入麗思卡爾頓、JW萬豪兩座國際五星級酒店,華貿中心創造了商業地產領域的一個奇跡,也標志著其高端城市綜合體定位從理想照進現實;隨后,牽手北京SKP(原北京新光天地)為其向亞洲時尚中心邁進開啟了大門;而德意志銀行、蒙特利爾銀行、澳新銀行等中國總部落戶華貿寫字樓,則推動華貿中心最終成為中國高端商業地產發展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華貿中心在上游尋找資金、合作伙伴,中游要整合全球一流團隊進行開發建設,下游要安排經營團隊、品牌,實行開發建設、招商運營一體化,持續提升,一步步完成大都會生活方式。
樹立地標:成就城市國際化名片
從2011年開始,華貿中心的實力真正得以彰顯。主力店北京SKP銷售額一路上揚,連續6年穩坐國內百貨單店銷售額頭把交椅,2016年銷售額高達96億元人民幣,逼近百億大關。2017年4月15日,北京SKP更創造單日營業額突破4.6億元的新紀錄,在零售領域引起強烈反響。這座匯聚CHANEL、GUCCI、PRADA、LV等1000多個時尚品牌的主力店,不僅吸引眾多明星、名流,更吸引追求生活品質感、熱愛大都會生活方式的消費者,引領中國乃至亞洲的時尚潮流趨勢。
作為國際商務中心、政府指定的國際金融品牌聚集區,華貿寫字樓吸引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澳新銀行、強生、巴西航空、TESLA等240余家跨國公司及知名企業入駐,簽約入駐率常年保持在99%左右。根據中國寫字樓TOP100發布的報告,華貿寫字樓在硬件設施、辦公環境、商務配套、貼心服務,以及低碳及可持續性發展等要素方面綜合實力位居超甲級寫字樓第二名,緊隨國貿中心三期之后。
麗思卡爾頓、JW萬豪兩座國際五星級酒店,投入運營之后成為萬豪集團在中國的重要示范酒店,不僅是世界政要、國際名流下榻首選,更是重要國際商務活動的理想場地,提升了北京的商務接待水平。尤其為在華貿寫字樓、CBD辦公的跨國公司,提供了舉辦品牌與新品發布、行業峰會、公司年會的不二之選。
以國際金融品牌為主導的商務中心,與巴黎、紐約潮流零時差的時尚中心之外,華貿中心還是北京知名的美食中心。NOBU、巴羅洛、玉餐廳、鼎泰豐、大董、北京宴等108家餐飲店,聚攏異國風尚、東南亞美味、南北特色菜等,帶來大量客流與忠實粉絲。
其他城市綜合體中難得一見的廣場,在華貿中心則有大大小小10個之多。正如房超所言,廣場的公共空間是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精髓所在,華貿廣場塑造了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令人流連忘返。寶格麗、迪奧等國際品牌藝術展,慈善音樂會、攝影藝術作品慈善拍賣會等輪番上演,成為展示文化藝術、緩解都市快節奏、舒展心靈的港灣。
華貿現象:“三個負責”是傳奇之根本
在并不被行業看好的地段,采用開發建設、招商運營一體化以及持續提升的主流地產模式,快速創造國際品牌、跨國公司聚集的華貿商圈,樹立城市新地標,并且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利稅稅源,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與城市國際化進程,這在業內被稱為“華貿現象”。前來華貿中心考察調研的國內外考察團、商學院絡繹不絕,對于華貿成功的解讀也是眾說紛紜。
在喧囂的商業地產界,房超一直非常低調,這位完美主義者將所有精力都傾注在城市未來趨勢研究、生活方式研究與“產品研發”上。他認為,“華貿現象”的普遍價值在于讓人們不要急功近利,看到更好的選擇是擔當責任,把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在一起。
2002年公司成立之初,房超就提出“對城市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的信念。如今,房超親自撰寫的《我們的信念》銘刻在華貿廣場的石碑上,接受時間與歷史的檢驗:“我們認為:城市是由建筑和建筑之間的環境關系構成的,華貿中心必須強調城市設計理念,發展商要樹立對城市的責任感。我們認為:建筑是為社會服務的,建筑不僅對使用者而且與整個社會有關,華貿中心必須強調社會效益,發展商要樹立對社會的責任感。我們認為:建筑是百年作品,本身就構成了城市的歷史,華貿中心必須建成領先一個世紀的作品,發展商要有歷史責任感。”
正是這種一以貫之的信念力量的作用下,華貿團隊整合全球頂尖資源,創造性的跨過重重難關,成就偉大時代的偉大作品。在房超看來,一個偉大的企業,絕不單是因其大,也不是因為最賺錢,重要的是令人尊重。身為高端商業地產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呼吁不要過于追求發展速度,應當更注重發展質量,做不留遺憾、對歷史負責、經得起歷史考驗、不會被時代拋棄的百年精品。
為了保持與世界同步,華貿中心開啟了漫長的持續提升之路。注重品牌的長期經營,打造百年品牌、百年老店,對于華貿中心而言,一切才剛剛開始。圍繞體驗經濟,華貿商業重新進行規劃品牌組合,改造空間氛圍,調整購物動線,引入具有國際品質感的獨有品牌與人氣品牌,保持領先地位。圍繞國際金融品牌生態圈的營造,華貿寫字樓著眼長遠利益,嚴格把控入駐客戶品質,持續提升客戶服務與商務配套,客戶滿意度逐年攀升。麗思卡爾頓、JW萬豪兩座酒店創新客戶服務內容,自然融入藝術人文氣息,不斷將極致服務推向新高度……
以北京華貿中心推動CBD東擴,改變城市格局,樹立城市地標之后,房超正在潛心研發華貿二代產品——蘇州華貿中心,一個兼具蘇州氣質、國際品質的世界商圈呼之欲出。我們期待,“三個負責”信念在蘇州以及更多城市結出碩果,引領商業地產行業在新城市化浪潮中走向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