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方針,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可以概括為新農村建設1.0版。應該說,新農村建設1.0版對推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隨著新常態的到來,中國城鄉發展不斷轉型、不斷變化,我認為現在這個提法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了,尤其對于北京這樣較為發達的地區。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新農村建設怎么轉型升級?怎么從新農村建設1.0版轉型升級到2.0版?現在我們都在探討研究這個問題,但至今還沒有拿出一個很好的思路。未來新農村建設2.0版,比如到2020年或者到2025年,新農村到底是什么樣?
新農村建設需要提出綜合性解決思路
未來的新農村建設,可以從三個視角來考慮:一是“強、富、美”的視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強、富、美”是對我國“三農”發展提出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從“強、富、美”的視角,我們可以設計新農村建設2.0版。但單純按照這個視角,新農村建設2.0版未必可行。因為要實現“強、富、美”的目標,不是三五年就能達到,要一步一步的推進。尤其是農業,現在中國的農業國際競爭力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二是城鄉一體化的視角。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城鄉發展一體化,并強調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目標,是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當然,我們可以把這一思路擴展到新農村建設上來,未來新農村建設一定要在城鄉一體化的大框架下推進。但是,“五化”的目標是就整個城鄉發展一體化而言的,并非單純針對新農村建設,而且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夠實現的,需要分階段穩步推進。
三是全面小康的視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個短板,推進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考慮農村同步小康的需要。當然,對北京這樣的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標準要更高一點。但就全國而言,全面小康應該是2020年新農村建設的底線和最低目標要求。
總之,未來新農村建設到底怎么來表述,我認為這三個視角都是很好的思路,可以作為參考的重要依據。從現階段實際出發,未來我們需要提出一種綜合性的,把這三個不同視角都整合進來的新思路,一個是強、富、美,一個是城鄉一體化,一個是全面小康,最后歸納提煉出一個新的思路。這是我們現在需要探索的,尤其是北京等發達地區需要超前探索的,因為北京發展水平比較高,要提前考慮新農村建設2.0版這個問題。
當前需要探討的幾個問題
關于建設新農村2.0版,這里面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
第一,要在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背景下,將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統籌考慮,有機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布局、公共服務布局,一定要考慮到人口城鎮化的趨勢和農民進城的因素,不能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好了,農村人都跑進城了,這不行。我們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包括三個方面:城鄉均等化、地區均等化、居民家庭均等化。從城鄉均等化來看,我認為城鄉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只是一種相對的均衡,而不是絕對的均衡。為什么呢?一是現在城鎮化在快速推進,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基礎設施布局、公共服務布局要跟未來城鄉人口格局相匹配、相協調、相適應。二是要考慮到很多農村人口雖然住在農村,但把一些公共服務消費放在城市,比如醫療、教育、文化,這在很多地方很普遍,尤其是交通發達以后,城鄉一體化以后,農村人口能夠很方便地進入城鎮消費。這使得我們講的均等化只能是一種相對的均衡,也讓公共資源配置的難度加大。
第二,新農村建設要重視產業支撐作用,要有利于農民增收,把農民增收、人居環境改善和幸福指數提升作為根本目標。我們調查發現,有些地區搞新農村建設,農村沒有產業支撐,農民都到城市打工去了,這是我們想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嗎?不是。中央提出當前農村發展三大任務: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三項任務緊密相聯,不能分割開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沒有現代農業,沒有產業支撐,農民收入不高,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嗎?肯定不是。我覺得我們應該思考,未來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幾年前,我參觀北京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樣板村,當地農民都上樓了,不再從事農業,也沒有任何耕地,已經是“水泥地連成一片”了。看過以后,我問,這到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是社會主義新城市?不能說因為戶籍制度沒改革,還保留著農業戶口,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樣的話,就走偏了。實際上它已經是一個城市化地區,已經是社會主義新城市的一部分。農村就是農村,城市就是城市。新農村首先應該是一個農村,而不是一個城市。有些地方,人們編笑話說:搞的農村不像農村,城市不像城市,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農村。因此,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城鄉必須差別發展。我們要建的是,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農村應該有青山綠水、有鄉愁、環境優美,是一片田園風光,而不是大片的工廠、大片的商品住宅、大片的水泥森林。新農村要有穩定的產業支撐,要有來源穩定的農民增收渠道。如果新農村發展的產業不是農村的產業,都是集中在開發區和城市的產業,這個做法就不是建設新農村了。另外,高度依賴外出打工和大規模工業化開發支撐的農民增收模式,也不是我們需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過去市民化不徹底、城鎮化不徹底帶來的結果。
我認為,未來農民增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以后,農業生產率、農業競爭力就會不斷提高,會帶來相應的規模效益。二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樣,農民增收的渠道就增加了。舉個臺灣勝洋休閑農場一二三產融合的例子,勝洋休閑農場位于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擁有5公頃的勝洋水草園。過去這個地方水草多,成了一種禍害。后來勝洋農場通過養殖水草、開發,還搞起了餐飲、住宿、觀光、工藝品。他們把水草開發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比如做成水晶球,里面有海水、水草,很漂亮,價格也很高,很多賣到大陸來。水草是一產,搞工藝品是二產,搞餐飲、住宿、觀光是三產,這個農莊的一二三產就融合了。雖然這個農莊面積不是很大,但收入水平很高。三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全面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讓農民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
第三,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樹立“全域”理念,從區情出發,突出特色,走多元化道路。
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就是明確每個地區哪些地方該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那些地方該限制開發、禁止開發。但單純在國家、省級兩個層面搞主體功能區規劃,很難落地。因為規劃的基本地域單元是縣級行政區,一個縣比歐洲某些國家還大,說這個縣重點開發,那個縣禁止開發,操作起來很難。實際上,最適合搞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是地級市或縣域層面,基本地域單元是地塊,這樣就可以明確哪個地塊該保護,哪個地塊該開發,哪個地塊該整治。在縣域層面,要樹立“4+1”的全域理念,就是全域規劃、全域保護、全域管理、全域服務+全域旅游。全域指的是城鄉統籌,不分城鄉。規劃、保護不能分城鄉,管理和服務也不能分城鄉,都必須是城鄉統籌。過去我們有一個誤區,要城鄉統籌,結果地方政府就搞一個城鄉統籌辦公室。城鄉統籌是一種理念,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一個部門怎么統籌起來?很困難的。全域旅游,指的是把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打造。當然,全域旅游不是每個縣、每個區都能搞。新農村建設應該是一種標準化和特色化的有機統一,標準化對象就是公共服務、公共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應該按標準化的思路推進。沒有標準,就不可能均等化。再一個就是特色化,每個地區風貌不一樣,發展階段不一樣,產業發展、地方文化、村莊風格、建筑風格都應該有特色,不一樣。從這點來看,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模式應該突出特色,走多元化的道路。全國搞一個新農村建設模板,是不可能的。
舉一個成都的例子。成都依靠災后重建積極探索新型的鄉村形態和新村建設模式。從新村建設規劃的角度看,這種模式被歸納為“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小規模”是指農村新型社區的建設規模不大,一般以100戶至300戶為宜;“組團式”是指新村由幾個大小不等的小聚居組團組合而成,組團間留有足夠的生態距離和空間;“微田園”是指規劃出前庭后院,讓老百姓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間,形成一個小規模的“田園”;“生態化”就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在農村,適當集中建獨立或聯排別墅、田園式的生態住宅,形成小規模聚居、田園式的村莊,實際上就是一種村莊和庭院生態系統,是值得倡導的。這樣的新村,居住有一定規模,有基本公共服務,山清水秀。我覺得這就是新農村建設的一種模式。
再舉一個湖州的例子。湖州安吉魯家村提出要打造中國第一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范區。魯家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采用“公司+村+家庭農場”的模式,實行“三統三共”。“三統”就是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統一品牌。“三共”就是共建共營、共營共享、共享共贏。目前,魯家村正在規劃建設18個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并計劃通過一個觀光小火車,把這些家庭農場連起來,搞一二三產融合。這實際上是在一個村的范圍內搞一二三產融合,有些單個家庭農場內部也在搞一二三產融合。每個農場就是一個重要節點,連接起來,就可以把文化旅游因素深度融入進去。這18個家庭農場都不一樣,發展定位實現差異化,依托這樣的家庭農場集聚區,再跟文化旅游結合起來,將是一個創新。在安吉魯家村合作模式中,主要是由一家公司即安吉浙北靈峰旅游公司向魯家村投入好幾千萬元,并由公司控股,占51%的股份。為什么一定要由公司控股?主要理由是現在這個村長很能干,是能人,但他不可能一輩子干下去。這個村長不干了怎么辦?下一個村長不行怎么辦?只有通過股份化形式,控股權由公司掌握,才能持續經營下去,確保合作經濟的可持續性。
(本文根據作者在北京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農研智庫大講堂》的演講整理而成,經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