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萊鋼優秀青年醫生李寶華被殺害”的報道引發輿論關注,網絡上一片聲討與祈禱,“愿李醫生能一路走好,天堂再無殺戮”。可是現實生活中畢竟不是天堂,近年來,屢屢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可不是句“一路走好”就可以解決的。衛計委就此事發表了“嚴正聲明”,可這份“嚴正聲明”里,每一個字都是如此之熟悉。“零容忍”,又是零容忍。
零容忍、零零容忍、零零零容忍、零零零零容忍……如此頻發的傷醫事件,如此的零容忍,這些讓人扼腕嘆息的慘劇又為何還在一次次重復上演?“零容忍”,到底何時才能真正實現?
要想真正杜絕這類極端事件的發生,我覺得首先要簡化司法程序。與醫務工作者相對的患者人群畢竟是絕對龐大的群體,要解決問題,得先察及他們的痛處。在很多醫鬧事件中,有相當部分是情有可原、事出有因的,在有法律保障的情況下,他們為什么會選擇“鬧”這個看來有些過激的方式來達成愿望呢?根本原因在于司法程序的繁冗,患者和家屬精力財力的消耗太大,走法律保護途徑的成本太高。而出點小錢請個“醫鬧”團隊來得更方便,二者相權,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這就需要對維權的司法程序進行簡化,為真正有訴求的人開辟一條相對便捷又可行維權通道,“泄洪”的道理亦是如此。
對病患家屬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給予貧困家庭相應補貼,也應是題中之意。對于一部分實在貧困而罹遭不幸的家庭,他們的家庭自愈能力受制于物質條件的拮據,因而采取過激方式。這時候就需要有第三方進行協調,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醫院方也應該加強防護,保障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萊鋼殺醫事件”發生之前,沖突已持續了九個多月,這九個月時間里,醫院并沒有加強安保力量以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相比之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就考慮周全。醫院2012年落成后,院方就將保障醫護人員安全納入重點考慮范圍,并且下了不少功夫。從醫院制度、硬件設施、法律保障等各方面讓醫護人員感受到工作環境的安全,從而能更安心地為患者診治。此外,每張桌子下方,都有報警按鈕,每位醫護人員都隨身攜帶一個“防狼器”,醫院還提供了足夠的安保力量。這些顯然值得我們加以借鑒。
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執行力,也是減少傷醫事件的重要保障。2015年10月1日,國家首次將“醫鬧”入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對于此類事件的重視,但是“入刑”不是為了坐視慘劇的發生,然后把襲擊者捉拿歸案,而是為了在慘劇發生之前及時制止,阻止悲劇的輪回上演。“醫鬧”入刑要真正能落實到實際,防患于未然,起到足夠的震懾才是重點。
“偶爾去治愈,經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這一句著名的醫學名言,就是在向我們傳遞:醫患之間應該建立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道德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可見預防和處理醫患糾紛,重拾醫患之間的信任也是關鍵一環。
如果僅僅到各處去“呼吁”、去宣揚我們“零容忍”的態度,以表示決心,那么“零容忍”絕無實現之可能,所以務必要投以全面的眼光,再付諸實際,多方面、多角度共同采取行動,讓“零”從“數字零”的虛變為和諧醫患關系的實。我想,到了那一天,“零容忍”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