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起傷醫事件都是對生命尊嚴、法律尊嚴的踐踏,傷害救治生命的醫護人員性質更加惡劣。它不僅嚴重摧殘了醫護群體的身心,更是嚴重打擊了醫護群體救死扶傷的職業信仰,這種惡劣行徑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
2015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工作情況。在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法院審理嚴重涉醫違法犯罪347人,并公布9起涉醫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同日,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審稿,其中將以醫患矛盾為由,故意擾亂醫療單位秩序,嚴重侵害醫護衛生人員身心健康的行為明確規定為犯罪,并納入刑法罪行。”醫鬧入刑將成為現實。
在此,我們也強烈呼吁加強醫院的安保、警戒工作,醫院管理者應該把這項工作列入與學科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每一個醫生的培養都是一段漫長而充滿艱辛的過程,是醫院、患者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避免傷醫事件的發生,這是全社會的職責,更是醫院管理者的首要職責。近段時期,傷醫事件頻繁曝光的另一個原因是新媒體環境對惡性事件傳播帶來的“放大效應”和“聚集效應”,尤其在自媒體高度發達的現階段,無論是醫生群體還是社會公眾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媒介魔鏡”的認知影響,把個案事件瞬間被泛化為社會普遍現象來誤讀。新媒體應當在促進醫患互信和理解上下功夫,過分渲染負面情緒并不妥當。醫患矛盾宜解不宜結,我們在追問導致醫患矛盾的深層體制原因的同時,也應該思考制度之外是否還有我們每個人力所能及的空間?例如,進一步理順醫療糾紛化解機制、改善就醫體驗、增強溝通技巧、優化服務流程、增強行業自律、減少醫患信息不對稱、降低患方不合理期望值等。
應該說,當下出現的一些醫患矛盾,是復雜的醫療體制改革深化過程中尚未完善的問題與社會轉型期出現的各類新矛盾發生了疊加,是人們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與有限的優質醫療資源發生了沖突。相信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醫療體制的不斷理順、法制社會的不斷健全,我們有信心迎來醫患關系的春天。
今年5月,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了2015《中國醫師執業白皮書》,反映我國醫師的真實執業狀況,為社會了解醫師行業的狀況提供了參考性數據。應該說,積極防范和有效制止傷醫事件是關愛醫生的重要內容,但如何給醫生群體減負、如何關注和保障醫生群體的身心健康、如何對醫生群體進行人性化管理……這是對更廣大醫生群體更具實際意義的關愛。在行政主管部門優化頂層制度設計的同時,醫院管理者應該為一線員工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擔當、多一些排憂解難。
總之,打擊暴力,制止暴力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共識,我們相信暴力傷醫這種行為是社會轉型這一時期的陣痛。醫患本為一家,暴力傷醫已經入刑,嚴格執法,保證法律尊嚴和威懾,就會逐漸避免此類事件蔓延。在此前提下,加強醫患溝通,加強醫療機構對醫護人員的保護,我相信和諧醫患關系會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