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廣州增城二汽103路公交車上一名患高血壓的老人發病,數十名乘客經商議取得共識,在距終點站4個站位置提前下車,讓出空車以便司機改道就近醫院。“沒有一個人抱怨。”乘客潘女士事后仍覺感動。(4月5日 《廣州日報》)
乘客們不嫌麻煩,主動提前下車,為司機改道救助老人爭取了寶貴時間,上演了感人一幕,詮釋了“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無疑是彌足珍貴的。
樂于助人是我國歷來傳誦的優良美德。但現代社會,它又成為人們心中一種難言的痛。一邊,人們抨擊著社會人情的冷漠,呼喚社會公德回歸;另一邊老人摔倒了有人想扶卻不敢扶,想幫卻不敢幫。皆因社會曾流行“助人反被誣陷”的病毒,讓人害怕做好事,遇上求助者便懷疑其動機,連去年春晚小品“扶不扶”都成為金句,我們不禁發問,我們的社會怎么了,難道樂于助人的溫情已消失殆盡了嗎?
不是的,我們的社會太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溫暖,需要無私的關愛扶助,更需要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大家能主動伸出援手,給予幫助,讓救助行動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這種向善的力量,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來自老師的傳道授業,來自社會的耳濡目染,這樣的力量始終是這個社會的浩然之氣。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那么救人其實就是救己,如果這樣的話,誰還會看到老人摔倒、孩子跌倒、有人墜河時袖手旁觀呢?
當然,要使社會浩然之氣長存,要使助人風氣傳遞接力下去,就需要相關部門制訂各種舉措與機制保障,才可能逐步轉化為長久的力量,時時處處影響人們的思想,使之對道德的認同由被動變主動,把助人變成人們的習慣。比如,建立長效機制,讓做好事的人免除后顧之憂,讓做出壯舉的英雄在流血之后避免為此衍生的煩惱而流淚;明確對樂于助人或見義勇為的行為,媒體有責任厚待,社會也要給予褒揚;政府部門加強的管理與監督,如借助“天眼”,還助人者以清白,斬斷某些害群之馬借手中之權敗壞社會風氣的可能;落實有效落實公民教育,讓良好的社會公德成為適宜愛與善生長的土壤;進一步推動法治社會建設,讓法律與道德相伴而行,成為道德的保護神等等,都很值得相關部門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