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需求下降的形勢下,中國的風電企業正在經歷棄風最為嚴重的時期。設備正常的風電機組在風大時卻被迫暫停發電,這一被稱為“棄風限電”的現象,在2015年全年頻頻發生。據國家能源局公開消息,2015年平均棄風率達15%。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稱,個別地區在特定時期更高達60%以上。
“棄風限電”之余,個別地方更是出現了“以風補火”。2015年,云南省要求風電補償火電,在11月、12月電量的40%中,風電企業每發一度電就要無償給火電企業0.21元。為此,云南新能源行業緊急開會討論抵制措施。風能專委會也決定,啟動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第一例集體法律維權行動,針對地方政府動用訴訟等多種法律手段,并于3月31日召集企業和媒體一起探討。
首先值得說明的是,“棄風限電”并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情況。事實上,由于風電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等特點,風電并網需要配套建設調峰電源,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風電的輸送;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于,中國風力資源集中的地方,基本都遠離負荷中心,本地市場難以消納,必須實施跨區域輸電。電力輸送最終需要依賴輸電網線的建立,如果沒有基礎設施建設,棄風現象就會變得普遍。類似的,幅員遼闊的美國也存在棄風現象。
不過,“棄風限電”更重要的原因當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利益問題。正如上文提到的云南省簡單粗暴的“以風補火”政策,西北地區的新疆風電也遭遇類似政策尷尬。2015年12月初,新疆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下發通知,提出為保證供暖,新能源已無消納空間,未參與外送交易或替代交易的新能源場站暫停發電。而在火力發電規模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東北,風電企業的地位也朝不保夕。
風電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是低碳要求下的能源發展大方向。風能目前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僅有3%,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以央企為主的風電企業卻未受到地方政府的歡迎。除了央企利潤不歸自己,風電企業也有較多的稅收優惠。而發展火電給地方帶來的就業和經濟正面效應非常明顯。2014年底,火電項目審批權由國家發改委下放到省一級政府,盡管社會用電量增速在放緩,但火電反而在逆勢下擴容,原因恰恰在于此。
地方政府自然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但“棄風限電”、“以風補火”的做法,卻存在諸多可質疑之處。從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起,我國就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意味著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的電都應被電網收購。但這項規定一直未能真正落地,以致很多地方出現風電花錢給火電,火電就減少上網電量讓給風電。由此可見,現行電力管理體制下,上網配額的問題之嚴重。
風電的特點在于一次性投入較高,而邊際成本極低。這也要求政府需要保證相應的配額,明確保障性收購電量和市場交易電量的劃分。如此一來,風電等于通過補貼和配額的計劃辦法,獲得了市場性的競爭資格。從計劃向市場逐漸過渡,這是目前世界通行的新能源激勵政策。值得注意的是,3月28日,發改委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正式頒布,這一辦法的出臺,令愁苦中的風能企業感受到一絲曙光。
不過,保障性政策最終能否在各地落實,最終涉及的還是利益分配以及更為宏大的電力體制改革問題。目前,風能企業最大的保障不是市場競爭力,而是中國針對國際的減排承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與背靠地方政府的火電企業是一致的。當然,在用電量總體增長趨緩甚至下降的背景下,去產能變得不可避免,可再生能源企業作為弱勢群體,理應獲得相應的政策庇護。當然,從長遠看,他們還是要從政策庇護中走向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