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隨著全面兩孩政策正式實施,不少符合生育政策的家庭正式把二孩計劃提上日程。但生育熱情背后,經濟壓力、職業影響、心力精力等都是這些家庭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有北漂一族擔心擔負不起高昂的育兒成本。也有上班族害怕影響職業前程。此外,部分年齡超過35歲甚至更高年齡打算要二孩的育齡婦女,擔心身體吃不消。(1月10日中國新聞網)
去年11月,國家衛計委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全國現階段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夫婦大約有9000多萬對,有六成育齡婦女超過35歲。也就是說,接近四成、符合二孩政策的育齡婦女年齡在35歲以下。
超過35歲的育齡婦女進行生育,相應風險增大,如果決定生育孩子,還可能面臨更為突出的孩子養育壓力:一些父母接近或超出現今退休年齡時,二孩還沒長大畢業;這部分人群如果在40-55歲間面臨“機器換人”、產業結構調整、事業單位或國企改革導致的裁員,將很可能不具備養育二孩的能力。
但對應來說,這部分人群的實際生育意愿,甚至可能高于35歲年齡線下的育齡婦女。不僅如此,超過35歲的育齡婦女,更可能具備養育孩子的經驗,更可能較為準確的判斷撫養二孩的總體成本,能夠相對更好的完成撫養成本的積累和管理。
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考慮為超過35歲的育齡婦女生育二孩,創造更好的條件,比如提高生育二孩父母的各類社會保險的標準,多交部分由財政負擔;又如,完善補貼制度,二孩家庭購置房產、繳納物業費和水電等費用可享受相應的優惠費率或補貼。
為二孩家庭出臺補貼等優惠政策,并不會因此引起對只生育一個孩子及選擇不婚育的家庭和個人的不公平。符合生育政策的家庭選擇生育二孩,有助于減緩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有助于減輕未來由社會分攤的養老支出壓力。選擇生育二孩的家庭增加,現階段也將有助于各級政府減輕公共養老設施的支出壓力,使得更多公共支出可以花費到教育、醫療等開支領域,使得其他人群因此受益。并且,無論城鄉,居民不僅是公共福利的享用者,而且還必然成為消費者和納稅者。正常情況下,二孩家庭會為社會貢獻更多稅收。
相比之下,影響著35歲以下特別是30歲以下,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育齡婦女生育決策的因素,主要是對生育、養育二孩的支出預期較為悲觀,以及選擇生育二孩將帶來的職業影響。要提高這部分年齡育齡婦女的生育熱情,相關部門則需致力于扭轉居民對于生育、養育孩子高額支出的預期。筆者以為,如能盡快將幼托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將目前由學生家庭承擔的學生藝術、奧數等培訓課程改為中小學設立的選修課程(降低學生家庭支出負擔),借助互聯網、慕課推出更多的多學科免費名師培訓課程,將有助于達成上述目的。
當然,職業女性的職業周期特別是黃金周期實在有限,生育孩子尤其是生育兩個、多個孩子,必然會起到擠占效應。相比生育孩子所帶來的機會損失,即便國家有關方面出臺上述的一些補貼政策,補貼、補償數額仍然低于前者,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并為此出臺專門的額外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