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沿河南等地持續追蹤采訪發現,從夏糧收購啟動至秋糧集中上市,由于糧食連年豐收、托市價格持續單邊上揚、國有庫存高企,賣糧難現象開始抬頭,局部地區排隊賣糧常態化,有的收購點甚至出現了為賣糧而“走后門”的現象——每次要給驗質員差不多500元好處費,不用排隊就能驗質,驗完直接過磅入庫。
糧食連年增產,今年再獲豐收,加上國內外糧價倒掛,市場價格自然提不起來,政府托底收購價因此成為“香餑餑”。農民都搶著往國家糧庫賣糧,出現一排一個多星期的賣糧長隊,似乎應在預料之中。因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抓好秋糧收購,加大倉儲設施建設投入,抓緊出臺鼓勵加工企業入市購糧政策,嚴查“打白條”、壓級壓價,防止賣糧難。
“糧食連續增產的同時遭遇倉容緊張,雙重擠壓之下排隊賣糧進入常態化。”——分析賣糧難出現的原因,似乎主要是糧食多和倉容緊兩個維度。可問題是,糧食是否真的太多了?糧倉又是否真的太滿?既然要嚴守耕地紅線,“嫌棄”糧食太多肯定說不過去;同樣,糧倉是否太滿也得打個問號,袁隆平院士就曾質疑,很多糧倉虛報空置根本沒有糧。就算有糧,又有多少收儲的是新糧好糧,多少是陳糧壞糧?
國家糧庫,天下糧倉,其存在意義就在于,要保障糧食安全、穩定糧食價格,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出現賣糧難,農民賣不了糧,不僅托底收購政策打了折扣,國家糧庫存在的意義本身都要被削弱。糧庫驗質員趁機搞腐敗收好處費,雖然看似最不起眼的權力變現,卻呈現給我們另一個思考賣糧難的維度:糧倉碩鼠太多。換言之,農民賣糧難的背后,是有人可以獲得好處的。
遼寧省開原市慶云堡中心糧庫、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白依拉嘎收儲庫“以陳頂新”;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被挖出110名碩鼠;中儲糧黑龍江林甸直屬庫發生火災;進口轉基因油菜籽被大量摻入中儲糧臨儲庫存……搜索過往相關新聞,不難發現糧倉碩鼠從來就不是什么秘密。用中央巡視組的話說,中儲糧公司“基層腐敗案件高發多發”。
就拿“以陳頂新”來說,如果農民賣不出糧,糧庫富余的倉容多,到時不就有更大空間,可以收購陳糧頂替新糧,套取本應給予賣糧農民的國家補貼嗎?既如此,糧庫為什么還要向農民敞開收購,為什么不“人造”賣糧難景象,讓更多賣糧農民知難而退呢?當然,這只是一種最壞的想象,并沒有任何證據。只不過,這樣的想象絕非空穴來風,政策性糧食收儲過程中的買陳抵新、先收后轉、低收高轉等問題,可謂屢治不絕。
農民賣糧難的景象,讓人忍不住想起葉圣陶筆下描寫舊社會的《多收了三五斗》。我們現在有那么好的兜底收購政策,農民依然面臨著歉收了沒糧賣、豐收了賣糧難的雙重困境,這是沒有道理的。賣糧難是糧食太多還是碩鼠太多,非常值得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