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放開生育限制的方式解決中國老齡化與養老問題,甚至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無異于飲鴆止渴。
消費不能靠增加人口來解決。貧困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是個悲劇,我們在現代非洲見證了這樣的悲劇,上世紀中期在中國也發生過同樣的人口增長而經濟停滯不前的悲劇。
人口貧困會代際傳遞,如果缺乏消費能力,只靠扶貧是無法解決生存困境的。
世界銀行10月份發布的《非洲崛起下的貧困前景》指出,非洲貧困人口的比例降低了,但由于人口急速增加,在過去20多年來,非洲赤貧者實際上增加了1億人,營養不良問題普遍,針對平民的暴力事件不斷增加,特別是在中部地區和非洲之角。
非洲經濟在增長,過去20年,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平均為4.5%。根據非洲開發銀行的數字顯示,非洲的人口從1990年的大約6億增加至2012年的超過10億,預計到2030年會達到16億。從1990年到2012年,年均增加3300萬人口,預測從2012年到2030年,仍將保持同樣的增速。
因此,非洲貧困人口絕對數量還在上升。世界銀行就非洲經濟和社會展開的大規模家庭調查顯示,經過20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約9億人口仍舊有43%生活貧困,人數約為3.88億。他們每天靠不到1.9美元過日子。1990年研究開始時,該比例為56%,數目為2.84億人。經濟增長了,衛生與教育水平提高了,貧困人口的比例下降,但貧困人口的絕對數量卻在上升。
如果說人口能夠解決非洲發展問題的話,非洲、中東憑人口出生率早就應該躋身世界經濟第一方陣。事實上,不僅非洲的情況不容樂觀,中東最近涌現出的難民潮也是資源爭奪戰背景下的必然結果。
非洲人口眾多,但有多少企業把它作為最重要的市場?蘋果看中中國這樣中等收入人群日益上升的市場,原因在于其他地區貧困人口購買力的喪失,使他們成為無效消費群體。
從1949年到1957年,中國經歷了一次嬰兒潮,可以視為一輪人口反彈周期。根據國家統計局《新中國60周年系列報告之五:人口總量適度增長結構明顯改善》的統計,1949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36‰,死亡率為20‰,自然增長率為16‰,當年底全國總人口為5.42億。
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長率上升為23.2‰,總人口達到6.47億,8年人口凈增1.05億。不過,此時國民生活質量提升的腳步是滯后于人口增速的。
中國的歷史經驗證明,提升國民生活質量靠的是制度建設與經濟發展,而不是人口增長。
為了提升消費,很多人提出放開計劃生育的限制。但正如信達證券發布的研報所說,中國人口總量龐大,任何試圖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人口政策都會帶來族群的進一步擴大,而過多的人口會導致中國陷入經濟發展的陷阱——沒有足夠的資源。
中國需要的是經濟增長帶來的人均消費能力與人均生活質量的提升,而不是人口總量上升可能帶來的貧困人口數量上升。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快速上升和人口逆淘汰確實導致出現人口素質惡化的現象。
根據新近出爐的前三季度各省市居民收入數據來看,上海、北京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568元、36047元,是目前僅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的地區。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暫排在末位是甘肅省,僅為17638.5元,排名倒數第二的是青海省17945元,倒數第三為寧夏回族自治區18062元。如果后進地區的經濟發展能釋放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中國的消費能力將呈指數級增長。
把經濟發展缺乏動能過多地歸因于人口,是短視而不明智的。只有通過制度完善與經濟發展,提升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