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農民工“高齡化趨勢確實是有所加快”,其原因與經濟發展過程以及人口結構代際轉換有關。據山東一建筑工地負責人介紹,目前工地上大概有一兩千人,35到40歲的工人只占5%左右,40歲到55歲之間占比達到80%以上,55到60歲也有10%左右的比例。
在部分工地上,“最小農民工55歲”的現實,恐怕不過是深度老齡化社會的一個縮影。農民工關心養老,而我們,要關心這一程的農民工到站后,下一站,誰來上車?
在歌曲《當你老了》的感傷里,有些數字讓人更警惕。一方面,數據顯示,2010年,農民工平均年齡是35.5歲,2014年平均年齡是38.3歲,平均每年提升0.6個百分點,50歲以上的農民工數量和比重都在加快提升。另一方面,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外出農民工16821萬人,較上年增長1.3%;本地農民工10574萬人,同比增長2.8%,雖然增長幅度都低于上年,但本地農民工的增速卻高于外出農民工1.5個百分點。2015年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了上述趨勢。今年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僅增長了0.1%,“這也是近期的一個低點”。簡言之,老一輩農民工漸漸老去,而新一代農民工未必愿意去接班。
新老之間的斷裂,固然與人口出生率、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取向有關,也與下面三個層面多有關聯:一則,盡管新型城鎮化依然在路上,但新生代農民工進化成新市民的路障依然不少。戶籍制度、教育醫療、社會保險,有時甚至是蓋個芝麻大小的公章,種種不易,都會消弭年輕人對城市的歸屬感。新生代農民工與應屆大學畢業生還是有著鮮明的群體差別,指望他們靠夢想過日子,確實比較難。二則,勞動創造歷史與財富,那么,勞動就當兌現體面與榮光。遺憾的是,這么多年,相較于資本等要素的回報率來看,勞動力價值常年被低估。隨著中西部、沿海內陸間的經濟社會差距日益縮小,既然掙不了多少錢,何苦漂在陌生的城市之間?三則,不少城市把“重腦力、輕體力”的偏好寫在臉上,于是政策或制度,難免會有所偏向,新生代農民工不愿意去父輩揮灑汗水的地方接棒,有什么奇怪的呢?
人才是資源,勞動力亦是資源。城市離不開科學家、操盤手,也少不了保潔工、早點攤。這些固然是老話老理,但要成為權力作為的共識與理念,要走的路還很長。不要等到所有老去的農民工都倒下了、消失了,才殫精竭慮地去想如何讓新生代農民工上崗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