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山東省平度縣84歲的孤寡老人李樹榮,因“無人照顧,幾近餓死”。從媒體刊出的照片看,骨瘦如柴的老人的情況確實慘不忍睹。如果老人確是孤寡,那么目前至少有兩項政策對老人是適用的:其一,五保政策:“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其二,低保政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進行差額補助的制度”。但是,雖然中央領導近年來一再強調要“保基本、托底線、救急難”,但現在看來,這兩項現行制度都沒有對李樹榮老人起到應有的社會保護作用。
問題出在哪里?平度的“李樹榮老人事件”告訴我們:政策好,還必須要有好的實施政策的體制和機制相配合,才能把好政策恰到好處地落實到有需要的保障對象身上。因為這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使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所以必須有嚴格的行政程序來確保資金不被濫用。從政策規定來說,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都是從“個人申請”開始啟動。但是,如果有需要的人因為某種原因不具備以上規定的行為能力時,就需要有替代性的法定渠道。
按照國際慣例,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者的關注并在必要時介入、干預和轉介,在基層社區應該起到重要的作用。說句大白話,在制度安排上,在城鄉基層社區,應該有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者時時關注每一個老人的生活狀況,在老人有需要時,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政策并提出申請。在老人不具備行為能力時,還要直接幫助他們去辦理所有的手續。
在中國,尤其在農村,由于政社不分,這些責任就都落到基層干部身上。如果基層干部忽視甚至漠視老人的生活狀況和需求,甚至對于處于危急狀況的老人采取“呵呵呵”的草菅人命的態度。那么,他們就應該被問責并且追查到底。須知基層腐敗就猶如大壩“豆腐渣化”,必須加以百倍的重視。
眾所周知,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由于人口流動,以常住人口計算,老齡化的發展在農村快于城市。可以預期,如果對農村的老年保障和服務不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惡果,在農村要比城市可怕得多。同時,這還不是資金保障的問題,服務保障的問題可能更緊迫,更重要。
平度的“李樹榮老人事件”提醒政府和全社會,必須對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做一次全面的排查,先把“保基本、托底線、救急難”落實下去。且不說五年后的“全面小康”,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至少“社會主義不能餓死人”,不再應該有絲毫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