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節如約而至,圍繞清明節衍生出的經濟現象愈發惹人關注。比如,代客掃墓生意重現江湖,鮮花價格清明當天能翻兩番,省內及周邊自駕游走俏,某租車平臺部分車型漲價幅度高達141%。(4月2日《法治晚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到一年清明時節,清明節,對于中國人而言,意義非凡,掃墓、祭拜這種自春秋時期延續下的清明習俗,蘊含著中國人最質樸的鄉愁。通過外在的儀式,來緬懷故人,追憶先祖,進而達到對生命的感念,對自我清明的領悟。
然而,清明節中最質樸的鄉愁卻在悄然流逝。鄭州興起的代客掃墓業務,生意紅火,代客哭墳業務,前景無限。清明祭掃,這種承載著情感積淀,蘊含著質樸鄉愁的儀式,竟然能走向市場,而且很有市場,這是當前物質日益豐富的環境下,傳統文化流逝的表現,而廣大農村地區是傳統文化流逝的“重災區”。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對于生于農村,但不安于農村的年輕一代而言,遠離故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或外出打工求職,或在外求學深造,一年的歸途可能只是過年時的期盼,清明、中秋、元宵等節日,身在異土他鄉已是常態,心中的鄉愁也在悄然改變。就在今年春節期間,一篇《博士生回鄉手記》在網絡上走紅,走紅的原因就是博士那份純粹的鄉愁。博士眼中的鄉村基礎設施在日益更新,交通日益便利,但鄉村最樸素的人情關系在發生改變,親情關系僅僅維持在老一輩之間,“如果老一輩都不在世了,新一輩的聯系也就慢慢斷了”。春節、祭祀、葬禮成為親人們在一起團聚難得的時機。博士眼中的鄉愁很存粹、很真實,也道出了當前農村發展變遷的擔憂。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年初在云南調研時提出:“農村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留得住鄉愁”。農村的發展,不僅僅是整齊劃一的別墅洋房,不僅僅是寬敞油亮的柏油馬路,更多的是親情能夠在那里延續,文化能夠在那里傳承。
清明,是一縷鄉愁,莫讓這“縷縷鄉愁”悄然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