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公安機關組織開展為期3年的戶口登記管理清理整頓工作,在2013年清理注銷79萬個重復戶口的基礎上,去年以來清理注銷重復戶口和應銷未銷戶口250萬個。按照“主動承擔責任、主動登門道歉、主動免費換證、主動提供后續服務”的工作要求,深入組織開展重號糾正攻堅行動。截至目前,全國公民身份號碼重號人數已由2009年的168萬人減至486人。(3月26日《華商報》)
在重號糾正行動中,公安機關秉持的四個“主動”的態度,特別是一位一位當面道歉,彰顯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情懷,也是對這一莊嚴承諾的兌現。但反向觀之,有這么多的人出現重號,乃至2013年注銷79萬個重復戶口之后,2014年又有250萬個重復戶口需要注銷,且還要等到明年才可望實現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準確性、唯一性、權威性的目標,這又足以說明以往戶口登記管理中“錯、重、假”的問題,已經到了何種嚴重的程度,“攻堅”任務又是何等艱難地“橫”在眼前。
本來公民身份識別,就應有排他性,即便是雙胞胎或多胞胎,也有可以區分的標識,不然戶籍管理就會混亂,也無法證明一個人真實的性別、年齡和身份。這就是戶籍管理的初衷。現實生活中,由于戶籍附加了更多的國民待遇,才使戶籍變得金貴,待遇越多,含金量越大,兩者之間“正相關”。因而,偽造買賣戶口,重復辦理身份證,一個人擁有多個身份證且證件信息大相徑庭的奇葩,就在中國大地競相綻放。既讓老百姓大開眼界,也讓老百姓為之側目。其中潛藏的人情、特權、利益關系,猶如亂麻一團一團亂麻。
相反,一些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往往卻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成了所謂的“黑人黑戶”。比如,在首都北京出生至今已生存了62年的武志成,竟然“黑人黑戶”了43年。倘若武志成不是因為不便外出、無法辦理社保、無法就醫,他的兒子無奈之下告知媒體,他也許會以“黑戶”身份終了余生。
其實戶籍引發的一切矛盾,說白了都是利益的糾纏。可見,二元戶籍矛盾的核心,還在于不平等的國民待遇。因此,實現戶籍和身份證準確性、唯一性、權威性,只是戶籍管理的本份,是自身工作質量的表征;消除戶籍壁壘、打破待遇差異,實現真正的公平與公正,才是戶籍改革的實質,才更應引起社會的關注。就像一塊蛋糕,沒有有害添加、營養豐富,這是食品廠家的職責,蛋糕如何分得公平,才是問題的要害。
如今居住證稀釋了城市孩子才能在當地上學的特權,農民工隨遷子女也能享受義務教育,就減少了城市戶籍的特權。類似這些出彩的成果,才是戶籍改革的看點,也是民眾的訴求。自然,這是深水區的改革,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沒有打破尋租的決絕,難有社會公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