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民工工作有關情況。談及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城鎮義務教育容量,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全納入”。(3月1日《中國青年報》)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學比例保持在80%。可是還有20%的隨遷子女不能在公辦學校就學,而截至到2013年年底,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隨遷子女一共是1277萬人,也就是有200多萬的隨遷子女無法進入公立學校就讀。此次劉利民表示,下一步將隨遷子女“全納入”城鎮義務教育,這是給億萬返城農民工及隨父母進城的一千多萬隨遷子女封的最好的新年紅包。
隨遷子女一直在父母身邊,相比于留守兒童要幸福,但一直以來隨遷子女在城市里的待遇,卻不能與城市孩子相提并論,往往在就學、醫療、生活等各方面受到不平等對待,而留守兒童如此眾多,也與隨遷子女在城市里的教育權等各方面權利并沒能得到很好保障有莫大關系。
有調查顯示,八成犯罪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幼年時留守農村無人看管,而外來未成年人也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很大比重,這些都與父母長年不在孩子身邊或是無暇照顧孩子及與教育的缺乏有相當關系。今后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全納入”,也能讓更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帶在身邊,而減少孩子與父母分離痛苦,讓外出務工人員子女可以在父母身邊,在父母與學校的教育與照顧下,健康成長,而避免隨遷子女變成社會的“熊孩子”。
不能保證隨遷子女與城里孩子一樣在公立學校就讀,隨遷子女只能進入打工子弟學校讀書,但打工子弟學校師資力量卻是短板,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一些打工子弟學校也往往短命,最終關門大吉。只有讓隨遷子女能像城里孩子一樣,到公立學校讀書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另外,就算完全解決了隨遷子女義務階段的教育問題,而隨遷子女還是不能像當地學生一樣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如此,還是對隨遷子女受教育權的剝奪。
讓隨遷子女全部納入城鎮義務教育,也要避免淪為一句空話。此次劉利民只說下一步將要“全納入”,卻并沒有擬定詳細的時間表、路線圖。讓所有的隨遷子女能和城里孩子擁有相同的受教育權,需要制訂出明確而詳細的目標與計劃,不能讓隨遷子女繼續長時間地等待,不能讓“下一步”成為隨遷子女的畫餅,成了相關部門的托詞。
所以,雖然將隨遷子女“全納入”城鎮義務教育是利好消息,有利于社會的公平公正,但也需要制訂具體的解決方案,承諾以具體的解決時間;同時,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公平的待遇,顯然不應僅止于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平,在中級教育及高等教育階段,都應該讓隨遷子女享受與城里學生相同的待遇。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雖然面對積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但孩子不能等,教育不能等,相關部門要有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與責任心,以盡快實現教育公平,進而創造條件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公平競爭的社會舞臺上追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