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由于長期接觸各種經濟學與金融學術語,因此,在收聽政府工作報告中,給我“新鮮感”最強的一句話,是李克強總理所說的“以垃圾、污水為重點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也是這句話,引發了我許多感想。
年齡越大,越懷念老家。這個春節因故未能如約回去,便覺滿腹“鄉愁”無處發泄。年后趕緊找到幾位回家過年鄉友,暢談老家人與事。當問及他們對老家最不滿意之處時,幾乎都是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逐漸解決溫飽,絕大多數都已進入“基本小康”。我老家皖西南的農村也是如此。幾乎家家都蓋起了兩層或三層獨立小樓。這些年,中央又出臺城鄉一體化戰略,其中重點之一,就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拜政策所賜,老家幾乎村村通了公路,小車可直接開到家門口。所以,生活的富貴與便利,與城市的差距已越來越小。
但是,至少從我老家個案看,在環境問題上,城鄉之間呈現出一種“逆轉”趨勢。
原來我們認為城里空氣混濁,水系污染,環境很差,而鄉村空氣清新,有茂林修竹,碧水藍天。所以,在城里呆久了,我們想到鄉下去“放松”一下,目的就是親近自然,修復我們略顯疲憊的身體和心靈。
而現在,盡管城市里空氣質量仍然堪憂,但經過近些年努力,至少大中城市的水系得到初步治理,城市綠化也加速推進,使我們居住的環境日益清潔。而我們原來印象中的“美麗鄉村”,卻變得越來越“丑陋”。正如我的幾位鄉友所說,這幾年,每回一次鄉下,失望就加深一次:河道幾乎被各種垃圾所覆蓋,河水全被污染,散發著惡臭,魚蝦完全絕跡。村莊從遠處看仍然被綠樹濃蔭包裹著,但走近一看,村子里到處是生活垃圾,一刮風,塑料袋就亂飛。道路旁邊及低洼處,污水橫流。在這樣的環境中,不要說“親近自然”,“連多住幾天都需要勇氣。”一位鄉友如是說。
我特別留意到,在一本外國人所撰寫的環境史著作中,專門討論到了城鄉化與工業化推進中的鄉村環境問題。
幾乎整個18世紀的英國城市,都“浸染在工業排放的煙塵、廢氣、污水和噪音之中”,而此時的鄉村仍然是“充滿了陽光和新鮮空氣”,于是,“鄉村越來越被看成休閑與放松的地方。富人們流行在郊區農村與鄰近村莊建造避暑別墅或花園亭閣,甚至每周按時上下班的人也會利用這個現代初期的發明——在鄉下度周末。”“人人都渴望在芳草地與綠樹林里,在和諧的鳥鳴中暢享精神愉悅。”
然而,隨著經濟增長成果不斷轉化為對更美好生活的渴望,人們對于解決城市污染越來越重視。以倫敦為例,19世紀中期開始,以國家立法形式,治理工業排放,清潔萊茵河。城市環境變得越來越宜居。但此時,一方面,由于城市優先發展的思路下,城市垃圾大量轉由鄉村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工業布點開始與城市分離,一些污染企業轉移到人口相對分散的農村;與此同時,生活水平的梯次提高,使得農村生活所產生的垃圾越來越多。而相對于城市發達的垃圾處理能力,鄉村此時幾乎沒有任何應對污染的基礎設施。于是,在城市變得整潔干凈同時,“農村特別是毗鄰城市的鄉村越來越成為環境受害者,因污染嚴重變得越來越危險。”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葉。由于發達國家重污染工業開始轉向殖民地國家,也由于“城鄉之間因環境差距引發的討論和斗爭日益尖銳”,“不斷上升的鄉村情結,其強度與規模隨著城市的鋪開、經濟的快速繁榮而再度逐漸上升”,于是,歐洲進入了鄉村環境治理階段。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英格蘭、蘇格蘭美麗鄉村。
現在,中國也應該到了重視農村污染治理的階段了!
聽了李克強總理報告,我還想起習近平總書記此前一句名言:要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小時候,每到夏天的傍晚,我和伙伴們幾乎都泡在村前小河里洗澡,順便摸幾條小魚回去打牙祭;吃完晚飯,早早在大樹下乘涼,聽不遠處稻田里蛙聲一片,捉幾只飛近的螢火蟲。也只有這樣的鄉村,才使我離開經年仍充滿記憶與懷念。一個魚蝦絕跡、污水垃圾遍地的鄉村,是斷然載不起游子如此深厚的鄉愁的。
也因此,盡管無論在總理報告中,還是在國家發展整體大盤子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或許不是“主菜”,我還是衷心希望,它能盡快轉化為政策與舉措。使農民這一中國最大群體受惠,也使兩億多如我這般身居城市里的“農二代”、“農三代”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