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6-15 16:41:07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陳紅艷
可以說,在當代城市居民的心中,鄉村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記得住鄉愁”說的是對鄉村的回憶,是當代要振興鄉村的內驅動力。一些城市人愿意到鄉村度過一個周末,在鄉村發發呆,看看農田,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喝一碗土雞湯。這說明鄉村某些特有的元素,正是城市人所需要的。
自然是城市的夢,
鄉村是自然的家。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明確的時間表:
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面向現在與未來,鄉村振興有哪些路徑?鄉村與城市如何二元互補,一體共生,真正地互聯起來?
農民工“市民化”
我們國家一直是城鄉失衡,資源要素配置不均衡。改革開放初期,以農村支持城市發展的道路,犧牲農村發展而推進中國工業化發展,工業化發展帶來城市化發展。失衡很多年以后,從經濟發展角度,需要一個均衡的機制:要由從過去的農村流向城市,變為從農村到城市的雙向流動。
從“十四五”開始,我們國家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民工“市民化”是解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措施。
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理事、浙江科技學院教授葉俊燾表示,對不同產品的不同規模的城市,以及不同地區的城市,農民工“市民化”的推進要有不同做法。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住房保障改革就是增加城市住房供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關注這一部分農民工。
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轉移人口實現了代際更替,從一代農民工到二代農民工再到三代農民工。現在農一代已經五六十歲基本回村了。農二代還在城市,是產業工人的主力軍。農三代也慢慢在進入到城市產業工人隊伍。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特聘研究員呂德文,在研究農民工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代農民工,看上去他是在城市務工,其實他是把工廠當成他的土地,他只是在城里面種田而已。
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就是城里人,其實他們整個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跟城里面的年輕人沒有多大差別,他們真的將城市務工,當成自己的一個工作來看待。
一代農民工會給下一代新生農民工在城里買房,包括北方很多地方的農村,結婚的前提是在城里面有房,在縣城買房結婚已成標配。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現象,說明他們把預期建立在城市里面,他們必然要進城。某種意義上,這是建立在財富的代際轉移基礎之上。新生代農民工之所以能夠在城市更好的生活,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他們上一代給予的支持。但也由此看出,新生代農民工要在城市里扎根很不容易,至少是需要兩代人的努力。
所以,戶籍制度改革要考慮農民工向城市轉移的“城市化”下一步:農民工的教育,特別是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和農民工的住房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如果從城鄉融合的角度看,城市社會文化當中還包括推進他們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葉俊燾相信,只要農業人口轉移出來,鄉村振興還有突破口。
鄉村要有“新鄉紳”
當人口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之后,人們就會關心兩個問題:
1.如果鼓勵人口從鄉村到城市,鄉村會變成空心村嗎?
2.如果鼓勵人口從城市到鄉村,鄉村會變成城市嗎?
其一,人口自發從鄉村到城市,如果政策鼓勵的話,鄉村會加速變成空村,集約化農業出現會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但不能改變人口流失的狀況。
其二,人口自發從城市到鄉村開始去的人很少,而后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其中的機遇,會逐漸加速投入鄉村,這是一個緩慢演變的過程。如果鄉村有好的鼓勵政策,應該會有更多的城市人自愿投身鄉村建設,那么鄉村就能向好的方向發展。
“鄉村與城市相比,最缺的不是錢和資源,而是人才。具有多種能力的優質人才,正取代天然資源、交通及市場,成為城市與鄉村共同追逐的核心資源。”上海易亞源境創始人,首席設計師俞昌斌指出,由于大量鄉村的人才源源不斷的被城市吸納過去,鄉村就會荒蕪。因此,鄉村要吸引離開的人才回歸,也要吸引城市的人才來鄉村發展。鄉村要有“新鄉紳”,要有“情懷的城市下鄉者”。而這就成為當前鄉村振興的機遇所在。
“鄉村振興當中,主體是人,需要具備企業家精神。這又說到市民化的問題,如果市民化不徹底,能夠獲得這種企業家精神就很難。所以鄉村振興除了給予相關政策以外,還要喊吸引鄉賢回去。”葉俊燾說,鄉賢回鄉創業,不僅能來資本,更重要的是帶來智力資本。
在他看來,將原來沉睡在鄉村的資產盤活是需要智力的,需要在政策制度上,經濟行為上創新,而這就體現出鄉賢的智力。愿意回鄉創業的這批人,也是城市的精英。對于鄉村創業,特別像江浙一帶,這些人依靠的是鄉情與智力。
為什么長三角地區特別有活力,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私營企業都很發達,就在于農民已經智力化了,他們本身在城市經濟大潮中歷練過,他們再回到鄉村做企業就很有底氣,而且成功率很高。而他們要實現自我價值,城市里面又沒有這種歸屬,到農村卻能實現自我價值。這也算是激活了城鄉人才。
總之,只要對鄉村振興有幫助的人,鄉村都應該大力的吸納他們,優秀的人才是鄉村最稀缺的資源,也是鄉村振興最大的保障。
鄉村振興的生態文明
從社會學角度,農村是城市文化尋源的地方,中國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包括社會治理的問題,城市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可以從農村的文脈當中找到答案。
從經濟學談社會學,要完全去追溯或者去踐行原來的農村文化,能夠形成特有的中國城市化發展的一種文化表象。
與此同時,農業還承擔著生態功能。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發展有機結合,是高層制度設計的本意。從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元年,習總書記一直強調生態文明發展觀,生態產品將是鄉村振興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
比如,打造“生態立縣”的衢州,十多年來,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衢州特色的“兩山”實踐之路。最終成為全國九個生態良好地區之一、浙江省的重要生態屏障。
在衢州江山市耕讀村,綠樹掩映,水果掛滿枝頭,游客穿梭其中。以前,耕讀村人稱“水泥村”,因為水泥廠多,工藝水平又低,村里的煙囪日夜濃煙滾滾,自家種的菜葉子上總有一層灰,怎么也洗不掉。水泥廠被整頓關停后,村里的植物仿佛也洗去了“灰”,吸引游客年均10余萬人,從賣水泥開始轉向賣風景。
鄉村擁有共同的資源——“山水林田湖草”這類生態產品,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會變成非常稀缺的資源。
衢州屬于生態資源很豐富的地方,在工業化比較落后的情況下,索性不發展工業,將原本用于工業發展的土地退耕成農業,將這些指標賣給杭州、寧波、嘉興、紹興這樣的發達地區。這時候就凸顯出生態產品的重要作用了。
“事實上,鄉村振興沒有一個既定模式,在探究鄉村振興的特定地區的創新型模式時,首先要搞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搞鄉村旅游,鄉村旅游持續下去要不斷的更新創意。”葉俊燾說道,在中國農村,將原來我們認為“不是資源的資源”山水林田湖草盤活,何嘗不是實現生態資產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出路呢?
鄉村振興“三步走”
鄉村振興更加強調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體驗設計喚醒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的整體改善規劃,可分三步走:喚醒、重塑、復興。
一、
喚醒
鄉村要活躍起來,鄉村里的人要被喚醒,這就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只要鄉村不變成空城,這個鄉村就不會消亡,不會荒廢,它可以自我再生,不斷發展良性循環,而不是慢慢的等待死亡。
因此,第一步就要喚醒沉睡的鄉村,讓鄉村的村民看到希望,讓城市里的人都知道鄉村的美好,都愿意來到鄉村,喚醒的方式就是鄉村根據自身特點引入一個或多個產業,這些產業能吸引城市的投資者和游客到鄉村來,把人帶來就會把資金帶來,這樣鄉村就可以慢慢發展起來了。
二、重塑
鄉村再被喚醒之后,外來的改革者和鄉賢們一起分析本鄉村的優勢,看看下一步到底往哪里走,可以重塑這個鄉村的活力,重新找到一條光明的發展道路,找準一條陽產業,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經過5到10年的發展,一定能夠重塑鄉村的面貌。
三、復興
鄉村的真正復興可能需要20到30年的時間,復興的衡量標準大概有以下幾點:
1.人口是否大量回流,一個符合良性發展的鄉村人口總數是非常重要的。
2.人口類型的分布比例是否合理,如可保持鄉村未來活力的嬰幼兒比例,可保持當前鄉村積極進取的青年和中年人比例,可保持穩定發展的老年人比例。
3.素質人口的比例,這是衡量該鄉鎮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4.鄉村產業的合理性,高科技新技術的運用,主體產業是否為朝陽產業,是否與本鄉村土地有著高度的關聯性,具有不可代替性及高度的競爭力。
5.符合鄉村安定,安全,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規劃,保護好鄉村的生態環境。
6.鄉村居民安居樂業,精神狀態平穩良好,心理正常,生活健康和諧。
由此看見,中國的鄉村與城市真正的互聯起來,才能給鄉村帶來真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