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佑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清華大學土建系建筑學專業。1990-2004年擔任建筑學院副院長、院長,1996-199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建筑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
提問1:如今環境問題日益被人們所關注,應該如何看待現代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秦佑國:現代建筑對環境和資源問題的響應是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太陽能建筑、節能建筑開始的。隨著人們對全球生態環境的普遍關注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廣泛深入,建筑的響應從能源方面擴展到全面審視建筑活動對全球生態環境,周邊生態環境和居住者所生活環境的影響,這是“空間”上的全面性;同時,這種全面性審視還包括“時間”上的全面性,即審視建筑的“全壽命”影響,包括原材料開采、運輸與加工、建造、使用、維修、改造和拆除等各個環節。
盡管對“綠色建筑”的內涵有各式各樣的列舉,范圍有寬有窄,但基本上是圍繞三個主題:減少對地球資源與環境的負荷和影響;創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與周圍自然環境相融合。
這幾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熱點,于是“低碳”成了時髦。其實 “低碳”只是“綠色”的一個方面,前面已經說到綠色建筑的內涵有三個主題,盡管各國的綠色建筑標準都把“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放在重要的地位,但綠色建筑的含義不是用“低碳”可以涵蓋的。
中國的土地、水資源、能源、森林、生態、環境污染等,哪一樣不是問題嚴重,哪里是一個“低碳”可以覆蓋得了的?
提問2:作為綠色建筑研究領域的先行者,您覺得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重點應該是什么?
秦佑國:我國發展綠色建筑,必須關注普通建筑。對我們來說,目前重要的并不在于設計和建造一些高技術水準的高標準建筑,用以宣傳和示范,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解決最廣大的一般住宅和普通建筑的問題,如冬天保溫、夏季防熱、自然通風、建筑隔聲、垃圾收集、供水保障、降低采暖費用、太陽能熱水器與建筑結合等。普通建筑量大面廣,對資源、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影響是建筑“綠色生態”和“節能減排”的主體,也是關系廣大民眾生活環境的民生問題。
例如,長江中下游屬于我國采暖氣候分區的“夏熱冬冷”地區,居住著幾億人口。在計劃經濟時代,住宅和民用建筑冬季都不供暖,傳統上,居民也沒有住房采暖的措施,冬季很冷。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改善室內熱舒適的訴求日漸增強,自發地使用采暖設備迅速普及,但伴隨著的是能源消耗的增加,而且因為以往房屋并未考慮保溫設計,以致采暖設備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普通住宅中,采用被動式建筑設計,改善維護結構熱工性能,如何有效地使用采暖設備,在改善室內熱舒適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成為夏熱冬冷地區普通住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且,特別需要強調的是,8億農民居住的農村住宅也應該進入發展綠色建筑的視野。對農村住宅,既要挖掘傳統民居千百年來積累起的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生態經驗,也要看到現代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觀念的巨大改變,探索適宜的綠色、節能技術策略和農村建筑設計。
在技術策略方面,我們要抓主要矛盾,多采用被動式措施,不能技術堆砌,片面追求高技術。要針對各地的氣候條件、資源狀況和技術經濟水平,通過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采用被動式措施,既保證居住的健康和舒適,又降低建筑能耗和環境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全國各地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城鄉發展與經濟發展、生活水平與社會習俗等都有著巨大的地區差異。這就在生態技術策略上要考慮“因地制宜”,在傳統技術策略、中低技術策略、高新技術策略中采用適宜技術策略。
提問3:在發展綠色建筑的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
秦佑國:“綠色” 概念也就是可持續發展概念,本身就強調實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數量巨大,國土與資源有限,所以,在我國發展綠色建筑、制訂標準和進行評估必須考慮中國國情,同時應堅持“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建筑方針。綠色建筑評價的前提是要論證這個建筑建設的必要性,建筑面積和建筑標準是否得當,建成后的使用情況。
早在2007年1月5日我國發布的《關于加強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當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別是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一些地方不顧國情和財力,熱衷于搞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然而,七年過去了,各地方政府好像沒有什么反應和改進。“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貪大求洋、浪費資源”在全國城市建設中依然存在。比較典型的有:政府機關尤其是縣鄉(鎮)政府大樓,面積過大,標準過高,一個鄉長的辦公室有幾百平米;一些“豪宅”,一戶300—500平方米,裝修和設備奢侈豪華;各地建的“大劇院”,使用頻率很低,昂貴的舞臺設備一年用不了一次,甚至從來沒有用過;還有為了舉辦運動會、博覽會建起許多場館,賽后會后利用率很低。
這些建筑有的盡管也采用了一些綠色技術,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排放可能不高,也標榜自己是綠色的、低碳的,但人均占用資源,人均消耗能源卻很高,或使用頻率和效率很低,這就不能被評為綠色建筑。因此,綠色建筑評價指標不能只是以單位建筑面積指標來評價,還要用人均指標來評價;不能僅用建筑物自身來評價,還要用實際的使用情況來評價。
“人多地少”是中國的國情,因此節約土地是國家一再強調的政策。但是節約土地不僅僅是建筑物占地少,建筑密度大和人口密度大一些的問題;還需要從“Foot Print” 和 “土地生態價值”方面來思考。“Foot Print”是指把地球資源儲量和產量以及環境負荷按地球土地面積分配,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域的人按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時,其人均的資源(包括能源)消耗以及環境負荷需要多少地球土地面積來承載。顯然,一個美國大城市人的“Foot Print”要比非洲農村人的“Foot Print”大的多。中國商品住宅每戶面積偏大,有些“豪宅”每戶幾百米,“Foot Print”就大得多。我國城市,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積大于許多發達國家,到處是寬馬路、大廣場,還有高爾夫球場。各種“XX開發區”“XX園區”占有大量的土地,利用率很低。還有大量商品房長期空置。
從耕作條件和單位產量看,耕地有好壞之分;從生態條件和生態價值看,土地有優劣之分。評價一個建設項目對一塊土地資源的影響要看這塊土地的生態總價值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要鼓勵建設項目利用荒地、劣地,要通過項目建設提高所在場地的生態價值,而不是“建設性的破壞”。
德國統一后,柏林市政府零地價出讓一片工業廢棄地,但要求開發商必須進行受污染土壤和水體的治理更新,達到可以居住的環境標準,結果建設成一個很漂亮的新居住區。
中國城市的范圍擴張很快,超出原來的規劃預期。于是以前的郊區變成市區,原來設置在郊區的垃圾填埋場、工業污染地等進入城市建設范圍,如何加以整治利用,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