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17 20:55:47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佟彤
近日,央視對江蘇徐州的“暴走大媽”做了報道:每晚七點半,一群人大步向前地集體暴走,其中除了“廣場舞大媽”,還有很多年輕人,他們昂首闊步,魚貫而行,給暮色中的城市帶來一股勃勃生機。
從擾民的“廣場舞”到街頭暴走,很顯然,大媽們已經(jīng)在改變著自己,另一個更值得稱贊的是,這樣的暴走,或者說健身習慣,是我們這個社會眼下最欠缺的,應該就此形成一個社會風潮,為此,值得幫“暴走”的大媽們上道兒。
多個健康調查表明,國人的體質在隨生活條件的改善而下降,雖然政府多次為改變這個現(xiàn)狀做了努力,包括推廣“工間操”,每年舉辦馬拉松或者徒步遠行,但大多無疾而終或者只是作為一次活動,很少像暴走這樣,短時間內就在民間形成了氣候。研究顯示,在12分鐘內走完約1500米左右距離的暴走,如果能每天堅持45分鐘到1個小時,患中風的概率可以進一步降低40%。很顯然,健身是成本最低的養(yǎng)生保健,而暴走又是健身里成本最低的辦法,難得的是被大媽們看重而且實施,成為城市一景,接下來的是,我們該怎么幫她們把這個習慣普及乃至形成社會的風俗,不獨對身體,包括對積極年輕心態(tài)的維護。
暴走出現(xiàn)之后,“暴走人群占用機動車道”又成了被指責對象,其實這種矛盾完全可以解決,如果每天鍛煉的人群都需要占用車道,那就不妨在這個地方修一座過街橋或者通道,或者干脆指定,每天晚上一個小時,是要給暴走人讓路的,就像我們很多商業(yè)區(qū)設置的“禁止機動車通行”的“步行街”,既然可以為商業(yè)讓路,為什么不能給健身者提供方便?更何況,后者無論是對自身的健康維護,還是對社會醫(yī)療投入的控制,都有絕對的價值。
從買黃金開始,“中國大媽”屢屢成為風尚之先,這無形中也給了我們的政府主管部門一個機會,這種機會不是一味地指責和矯正,而是要像商家抓商機一樣,抓住社會文明的新轉機,特別是當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技的先進逐漸代替甚至萎廢了人們的身心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