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上海是對環境惡化的憂慮表達
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和委員因為“北京霧霾越發嚴重”,再次建議將首都遷離北京的消息不脛而走。其中,有關上海成為備選城市的非官方消息,在新浪微博上周討論量超過20萬次,天涯社區一則關于遷都上海的帖子點擊量則超過4萬次。
從看網上觀點判斷,上海網民對首都之名并不感冒,分別從歷史、環境、文化、政治、戰略等角度予以反駁,網友“24小時綜藝魂安卉”說:我只是希望北京對待環境問題能夠積極,而不是想讓首都是干凈的,而直接搬到別的城市。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關于“北京遷都”的說法一直不絕于耳。2008年2月,有學者撰寫長文《中國遷都動議》,提出“一國三都”構想,即選擇佳地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行政首都,而上海作為國家經濟首都,北京則作為文化科技首都。這一構想,可說是“遷都上海說”的一大學術鋪墊。
盡管遷都傳聞沒有任何官方表態,但借勢兩會,仍然掀起千層浪。支持遷都上海的聲音較弱,遷都中原、西南乃至西北的呼聲卻大有市場。有媒體附議,“遷都有利于帶動我國另一個地區發展,也有利于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均衡發展”,并煞有其事列出幾大候選城市名單。對此,有網絡時評批評,不能將“遷都”當成干私活兒,“更不能將遷都當成刺激本地經濟的一個廉價發動機”。
“你們考慮過天安門和故宮的感受么?”《河南商報》梳理三十多年的“遷都口水仗”,最后轉引河南省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國的表態,遷都說像“八卦”,“一個國家的首都需要是政治、經濟、文化甚至交通、科技的中心。因此,即便行政機構搬到新地點,也未必能發揮出首都所應起到的效應。畢竟,首都的地位、形成,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
此前,一份《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4)》曾引發各方熱議,報告指出北京的生態問題成為城市升級的最大短板,“已接近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程度”。可以說,遷都之說卷土重來,“是現實逼出來的”,觸動國民神經的,是首都目前遭遇環境惡化的現實威脅,“實際上是表達出社會對北京生態環境的關切和憂慮”。
遷都論倡導者、上海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接受媒體專訪時稱,“因為作為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北京確實不堪重負”,“解決的根本辦法是把功能分散出去,把其中重要的政治中心分出去”。也有媒體人指出,只要在“推動國家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前提下,“當今中國遷都,不是沒有可能”。
在網絡上,當然也不乏北京網友支持將首都遷走,個中情緒更多是無奈。如果單純因為霧霾就把首都遷走,那將是中國政府治霾無力、逃避責任的軟弱表現,也與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的嚴正表態(“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來宣戰”)背道而馳。
在評論員范子軍看來,現在京城成為霧霾重災區,再度引發“遷都”的聲音,某種意義上不啻另類鞭策。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做出“遷都”決策向霧霾示弱,而只有正視問題,主動迎戰,拿出更有力的對策,盡快突破重重“霾伏”。
勿用“虛榮”抹殺追夢的汗水和辛酸
“留下,需要面對的是更激烈的競爭、不甚舒適的生活環境;逃離,或許也會失去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舞臺”,堅守北上廣,還是回家鄉?對于社會轉型期里的中國年輕人而言,這是一個攸關現實和理想、青春和奮斗的現實問題。全國兩會期間,被習近平稱贊“瘦身成功”的在滬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著名主持人曹可凡,一句“回去大家說你混不下去回來,沒面子”被輿論解讀為“堅守北上廣的部分人是‘虛榮心’作祟”,掀起一片波瀾。
不得不說,不少媒體在轉發這則新聞時提煉出的“虛榮心”之說有“標題黨”之嫌,畢竟曹可凡也還提到了,“應該給年輕人夢想,鼓勵他們追夢,允許他們失敗”。但其中折射出的問題不能不引人深思,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滬上網友認為“虛榮說”不無道理。
值得關注的是,網易新聞客戶端第一時間推出了民意投票,對于“部分堅守北上廣皆虛榮”的說法,贊成者(22%)與反對者(19%)的數量比例不相上下,而有59%的受調查者(超三萬人)將票投給了“反思資源為何如此集中”。
湖南紅網有評論指出,正是城市發展不均衡惹的禍催生了“北上廣”這個尷尬的名詞。中心城市的巨大吸引力,源自于國家發展策略傾斜的巨大生機和優渥資源,“只有盡快縮小所謂的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的差距,避免大的過大,小的過小的馬太效應,實現地區經濟的平衡發展”,才能根本解決“北上廣”的尷尬。
不安的青春遭遇變革的時代,難免萌生悸動與迷茫。除了經濟發展不均衡這個根本原因,中小城市庸俗又傳統的熟人社會,也是造成外來年輕人愿意涌進一線大城市的巨大外因。因為習慣大城市的公平制度、規范行政,因為不認同“關系大于能力”的小城觀念,不少曾經高呼“逃離北上廣”的人又默默選擇“逃回”。有評論一針見血,“這也是一種用腳的投票、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一種無聲卻最有力的吶喊。”
城市化撕扯著鄉土溫情,帶來鄉愁與阻隔,卻也充滿著希望與活力。新快網相信,“每一個生活在北上廣的人,生存艱辛的痛感要甚于虛無縹緲的虛榮感”。同樣,評論員鄧海建情真意切地撰文:沒有人可以霸在五光十色的都市,卻要年輕人回去廝守鄉愁。尊重那些哪怕是晃蕩在北上廣的青春吧,就像尊重曾經跌跌撞撞的我們。
零容忍“霸王條款”:讓法規成為最大行規
今年“3.15”,中國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實施,作為一部“偏袒”消費者的新法,一些飽受詬病的“霸王條款”也被叫停。而在“3.15”前夕,上海工商部門對商業購物、旅游、衣物清洗、預付卡消費等四個行業的合同格式條款開展了專項檢查和清理,率先正式叫停“特價商品概不退還”、“卡內金額過期作廢”、“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等20條“霸王條款”,引得輿論好評。
作為現行潛規則,“霸王條款”分布范圍廣、涉及領域多、侵權方式變化快,實際上是不法經營者通過踐踏顧客合法權益確保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不法經營者的逐利心理在作祟。在不少消費維權事件中,往往出現媒體、網民曝光,職能部門被動跟進的情況。此次上海工商部門的主動出擊讓東方網 “為之喝彩”,并期待上海叫停更多“霸王條款”,其認為,除了一些商家無視法律和社會正義之外,職能部門監管不力是“霸王條款”長期橫行的根本原因。難怪有網民擔心,“叫停是一回事,實施是一回事”。
“為什么只有上海?”外省網友也急切期盼其他地方政府效仿上海,改變“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健康現象,讓法規成為最大的“行規”。
深究“霸王條款”,盡管飽受詬病,但其“生命力”卻異常頑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維權成本對于普通消費者過于高昂。“追回一只雞,得殺一頭牛”的維權尷尬,讓不法商販有恃無恐。南海網評論指出,消費者也不是天生就孱弱,實是監管太無奈。監管部門這種“慢三拍”的工作作風,無形之中張了不良商家的志氣,滅了消費者的威風。
法制網也有時評認為,目前的監督、執法、處置等各項措施還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而且各個環節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銜接和配合,霸王條款的盛行出現了“真空”地帶。“鏟除霸王條款的滋生土壤,需要法律對其保持‘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同時更需要各方力量的積極參與和協調配合”。
叫停“霸王條款”,實際上是對現代社會契約精神的堅守與遵照。新華社刊發評論建議,監管部門應破除行業、部門壁壘,形成監管合力,建立更加完善的維權渠道,以常態化的執法壓縮不法經營者的生存空間。